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陕西调整医疗报销政策 小病去大医院花费将更多

标签陕西  2015-06-24 11:19

  东方IC供图

    今后自行选择就诊或不规范转诊,将大幅降低报销比例,小病去大医院花费将更多。记者昨日获悉,为配合今年全省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运行,省卫计委、省人社厅联合发布《关于配合分级诊疗制度推行调整全省各类基本医疗保障报销政策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全省各类基本医保有关报销政策提出调整意见,引导患者合理就诊。

    康复期向下转诊者

    取消下级医疗机构起付线

    《意见》提出,对于符合分级诊疗规范要求,基本医保采取鼓励性政策。

    凡符合转诊规范的上转者,上级医疗机构执行两级医疗机构起付线差额部分,在康复期的下转者,取消下级医疗机构起付线。

    拉大报销档次 引导合理就诊

    对于不按分级诊疗规范要求,基本医保采取约束性政策。在统筹区域外自行选择就诊或不规范转诊等情况,拟采取大幅降低报销比例的办法,降幅不低于原报销比例的1/3至1/2,具体降幅由各统筹区域自行决定;在统筹区域内自行选择就诊或不规范转诊等情况,拟通过拉大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档次,引导患者合理就诊。

    三类特殊转诊 报销办法暂不变

    根据《意见》,将对三类特殊情况放宽转诊要求,报销办法暂维持不变。

    第一类包括孕产妇、5周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患者。第二类是长期在外居住、打工的患者,医保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况。第三类是危重、急诊、术后复诊、精神类疾病、急性重大传染病、恶性肿瘤等在基层不具备诊治条件的。

    控制向上转诊 鼓励向下转诊

    为完善医保政策调整和执行,各地应对医疗机构设置医保转诊率考核指标,主要是上转率和下转率。

    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转率和下转率进行指标设置和考核,控制向上转诊,鼓励向下转诊。

    建立完善社区医疗机构首诊制度

    此外,为了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诊作用,我省将把符合条件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符合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制定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度,研究制定首诊的医保支持政策。

    通过降低医保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形成理性、规范的良好就医秩序。

    本组稿件由记者张黎娜采写(西安晚报)

分享 181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