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触碰历史、感受科技
2024-09-23 15:08第八届丝博会9月20日在西安开幕。同日,由第八届丝博会执委会宣传部主办的“2024相约丝博会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同步启动,来自全国的100余名媒体记者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前往陕西考古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西部科技创新港进行深度采访,感受文化遗产的传承、触摸科技创新的脉搏。
科技与考古、文物相结合
更好地感受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9月21日,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全国百余名媒体记者在方寸之间尽览千年,跟随考古学科发展脉络,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进展。
“从彩陶到青铜器,再到后面的唐三彩,让我印象十分深刻。馆内布展非常清晰,很多可以跟游客互动的平台设置,我都非常喜欢。”甘肃日报记者吴涵说。
相较于其他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侧重于通过遗址现场再现,向观众展示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向众人讲述文物背后的考古故事。
三沙卫视主持人张梦婷表示,陕西考古博物馆在实现“可看、可听、可触摸、可互动”上下足功夫,让参观体验感拉满。“这里把科技与考古、文物相结合,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用脑电波操纵机器狗
展示未来人机交互的可能性
9月22日,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部科技创新港,先后参观西安交通大学医工交叉研究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能源互联网创新实验平台等科研机构。
在医工交叉研究所,一名穿戴全套脑电接收装备的工作人员端坐在椅子上,脚边的机器狗根据他的意念指令实现前进、回退、原地踏步等活动,也可通过脑控手段操纵机器狗完成与观众握手、向观众作揖等复杂动作。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脑控机器狗技术集成了脑机接口、视觉跟随及文字交互功能,操作者戴上特制的脑电帽,可将脑电波等信号转化为数据,数据以无线方式传输至分析系统,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精准控制。“这项技术展示了未来人机交互的可能性,我们正致力于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等辅助装置。”
西安交通大学医工交叉研究所所长徐光华教授介绍,研究所主要从事脑机交互、脑功能发育评估与共融机器人技术研究,创新稳态视觉运动脑机接口、视听触噪声增强机制、生物运动视觉诱发协同康复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所开发面向卒中的脑控康复机器人已实现产业转化。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实习生 王欣悦 文/图(华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