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捡”起一片秋天 开一个大自然的限定盲盒

2024-10-15 15:18

十月,温柔的风将季节正式带入一片金黄,秋来了。

秋意、秋收、秋景,不仅带来了累累硕果,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户外活动——“捡秋”。入秋后,公园、植物园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弯着腰寻寻觅觅,他们就是在“捡秋”。

市民:捡秋是与大自然的亲密交互

“捡秋”,最初指的是每年秋收过后,农民在田地里收集遗留的芝麻和谷粒,防止浪费。如今,当这个概念融入都市生活后,捡秋成为很多人的户外活动,是指在草木黄落时节,收集路边掉落的枫叶、银杏叶或板栗、山楂等果实,在丰收的季节里,“捡”起一片秋天。捡秋过程中,人们沉浸式观察一花一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一些家长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借此机会,帮助孩子认识更多植物。

最近,热衷于“捡秋”的网友、市民多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公园、植物园,甚至街道路边都成了捡秋的热门地点。在某社交平台上,输入“西安捡秋”,有很多帖子分享“捡秋”照片。他们或捡拾野生板栗、野柿子、野山楂、海棠果、橡果、松果,或捡拾一些飘落的叶子、五颜六色的小植物。有的人捡回去收藏,装进画框做起装饰物,有的做成插枝盆景,也有人捡落叶回去做成漂亮书签。比起各种用途,更多人在乎的是“捡秋”的惊喜以及秋天的“限定体验”。

网友“77KiKi”在西安植物园“捡”到的“秋天” 受访者供图

网友“77KiKi”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在西安植物园捡秋的照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这样的“捡秋”很有意思,自己之前去植物园都是走马观花,这次去捡秋走走停停,会去分辨树的品种、花的种类,感受大自然,很有意义。评论区内不少网友也发出自己“捡”到的惊喜,也有网友收藏攻略,表示也要去捡一捡。

上周末,市民王荔也带着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出门去“捡秋”了。在她看来,“捡秋”就像是一门生动的自然课,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季节变化的同时,还能认识植物、果实,很有教育意义。“女儿每捡到一样东西都非常开心,有些捡到的我们都不认识是什么,在手机上查了才知道,学到很多东西。”王荔说。

以往,随着气温的下降,植物渐渐变黄、飘落。萧瑟的景象使人不自觉产生了凄凉、苦闷的感觉,甚至会有焦虑、抑郁的情绪。而如今,叶子泛黄带来的情绪未必是伤感,秋风也可吹散愁情烦恼。平日忙于工作,刚刚过去的周末,市民刘昊也和家人去西安植物园捡秋了。两个小时的捡秋后,刘昊感慨,“静下心来,才发现身边有这么多美好!”刘昊说,自己平常大多数时间都守在手机或电脑屏幕前,跟家人一起出来捡秋算是一种放松心情、减轻生活压力的方式,还可以增加活动量,加强锻炼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捡秋为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自然色彩。”刘昊说,这种与大自然亲密交互的收获与体会,是手机、电脑所无法替代的温暖与真实。

记者也在路边进行了体验,发现捡秋更像是开盲盒,很大程度上依赖运气,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敏锐力和耐心去观察脚下或道路两旁的树丛,在成片的落叶里找到好看的那一片,或是找到果实,很有成就感。

心理医生:不失为一种精神疗愈方式

西安市红会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李甸表示,“捡秋”这项户外活动让人们专注于寻找和捡起自然物,可以暂时忘记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焦虑,不失为一种精神疗愈的方式。

李甸说,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可以降低皮质醇水平,这是一种与压力相关的激素。在自然环境中散步或进行活动还可以增加大脑中血清素的水平,这有助于提升情绪和减少抑郁感。自然环境还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户外,思维往往更加自由和开放,有助于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

李甸希望大家通过捡秋这样简单而有效的心理健康促进方式,与自然重新连接,享受户外活动带来的种种益处。建议可以和家人或朋友共同活动,有助于加强人际关系和社会联系,减少孤独感。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目标,比如收集一定数量的叶子或果实,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对于儿童来说,捡秋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可以让他们学习自然知识,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植物园工作人员:捡秋很好,切勿“伤秋”

西安植物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西安秦岭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可以在西安捡到不少植物的叶子,比如在西安秦岭国家植物园内,可以捡到红枫、银杏、黄栌、七叶树等色彩斑斓的叶子,也可以捡拾松果、板栗、无患子、山楂、海棠等植物的果实。

当然,“捡秋”很好,但切勿“伤秋”。采访时工作人员也提醒大家,在享受捡秋的乐趣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只捡自然掉落的落叶和果实,不要伤害树木和花朵。工作人员说,大自然的环境需要每个人共同去维护,希望大家文明捡拾,不要暴力摘取。

急诊医生:避免到危险区域捡秋 果实并不都适合食用

除此,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彦军也给市民发出提醒,安全第一,要避免到危险区域捡秋,尤其是陡峭山坡、河边等危险区域。要注意捡到的果实并不是都适合食用,比如非人工种植采摘的“野栗子”掉落后,因为没有合适的储藏条件易变质,会产生大量黄曲霉素等毒素,食用后易引发肝损伤;还有一种植物马栗,与板栗很相似,但有毒不可食用;银杏果皮上含有大量的银杏酸,敏感体质的人如果皮肤直接接触果皮果肉,会引发皮肤发痒、肿胀等过敏症状。同时捡秋过程中也要避免受伤,如被板栗外壳刺伤。

社会科学院专家:公共服务部门完善基础设施 提供更多与自然互动的场地和机会

身陷方寸格子间,人们往往被快节奏的生活推着走,无暇驻足和喘息。现如今,越来越多人放慢脚步,聆听树叶沙沙作响,感受秋风轻拂脸庞,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风而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表示,要通过捡秋的热潮看到人们背后的需求和期待—通过亲近自然,放松心情。鉴于此,公共服务部门应读懂“秋意”,通过完善公园基础设施,设置植物标识牌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多与自然互动的场地和机会,让大家一起感受西安的城市浪漫。植物园等场所也可以组织活动,让更多市民走近自然。学校能把自然课搬到户外,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在大自然里认识世界的机会,激发孩子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如此,才能让秋日短暂的暖阳,更加深刻、热烈。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西安新闻网)

分享 49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