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机器人同事
2025-02-19 15:35深圳福田首批70名AI公务员上岗
覆盖场景240个
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多地宣布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
AI公务员是否会抢了人类“饭碗”
@AI公务员在提效、降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但也需应对隐私、伦理等技术挑战
@AI机器人普及后
所有政府窗口是不是就能24小时办公了?
@以后AI能代替的职业太多了
人能干什么呢?
@没啥焦虑的,船到桥头自然直
跟上时代步伐
@以后便民服务大厅清一色机器人服务
百问不厌,绝不冷脸
@每天都看见自己要被替代的消息
大家还好吗
@小时候看的电影
在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
@希望是“添帮手”
不是“抢饭碗”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
2月18日,有关“AI公务员”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为此,有人担心,“AI公务员”会不会抢了人们的“铁饭碗”?
1.“AI公务员”准确率高、效率高
记者在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看到,办公室内,每位员工的电脑设备上都配置了以DeepSeek为底座的人工智能办公系统,这次上岗的70名智慧政务“新员工”,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深圳市福田区上线的这批AI数智“员工”,大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民生服务方面,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招商引资方面,企业筛选效率提升30%。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增表示:“把我们整理近10年的1.2亿条数据和算力平台相结合,这样效率更高。比如劳动仲裁的文书,像以前需要花几个小时、一天时间来写,通过数智“员工”能够一键、一秒生成一个仲裁的文书。”
多地宣布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
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671B大模型,通过融合海量政务数据要素,大模型将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民生政策解读系统、12345热线工单分派等政务领域应用。
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组织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技术团队,完成了DeepSeek-R1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将DeepSeek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
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地的城市算力网陆续宣布上线DeepSeek系列大模型。本土化部署后,DeepSeek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电子信息等面向消费者的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AI公务员”是否会抢了人类“饭碗”?
对此,DeepSeek给出的答案是——
1.AI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AI在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AI可以快速处理文件、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等。
局限性:AI目前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智能和复杂决策能力。公务员工作中涉及的许多任务,如政策制定、公众沟通、危机管理等,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和同理心。
2.AI对公务员岗位的影响
部分替代:AI可能会替代一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如数据录入、文件审核等。这可能导致某些低技能岗位的减少。
岗位转型:随着AI的引入,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更多地向高技能、高创造力的方向转型。例如,公务员可能需要更多地参与政策设计、公众服务和复杂问题的解决。
效率提升:AI可以帮助公务员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从而提升整体公共服务质量。例如,AI可以用于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等。
3.就业市场的调整
新岗位的创造:AI的引入可能会催生新的岗位,如AI系统维护、数据分析师、AI伦理专家等。这些岗位需要新的技能和知识。
技能提升的需求:随着AI的普及,公务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政府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公务员转型。
结论:“AI公务员”的上岗不一定会完全抢走人类的“铁饭碗”,但确实会对就业市场和工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能提升和社会适应,确保AI技术的引入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而非威胁。未来,人机协作将成为主流,公务员系统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
公众热议透露出哪些心态?
公众热议AI数智员工透露出的心态,颇值得玩味。
有网友希望“AI公务员”集体上岗,让“混日子的下岗”,这是因为现实中确有一些人甘于躺平。
有网友希望把机械化的工作交给“AI公务员”撰写,为基层减负,这是因为在一些基层部门,无休止的公文写作重复枯燥。
还有网友希望“AI公务员”早日取代一些服务岗的公职人员,这是因为,在一些地方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让群众难以满意。
一些公务员群体的“抢饭碗”焦虑,目前来看,还为时过早。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焦虑中,也蕴含着对政务服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反省。如果这种反省能进一步转化为公务人员改进工作的动力和助力,何尝不是“AI公务员”带来的一种良性内卷?
可以确定,AI数智员工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绝不止于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政务服务。但无论AI数智员工发挥的作用多大,对于公众来说,都不希望服务是冰冷的。这一点,或许可以从近些年不少企业推出的AI客服中得到启示。
2.各种考验:我是秦始皇,如何重振大秦帝国?
DeepSeek给出了手游方案
国产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火遍全网,整个互联网世界都在向它提问。
做物理竞赛题
DeepSeek进了前三名
很多科研人员向Deep-Seek提出专业问题。比如中科院物理所将1月17日“天目杯”理论物理竞赛的题目,出给了包括DeepSeek在内的几款热门AI模型,一共7题总分140分。DeepSeek得到最高的100分,其中第1、2、3、6都得到满分。中科院物理所在公众号文章里评价,DeepSeek的成绩可以进入比赛的前三名,但与人类的最高分125分仍有较大差距。
研究理论物理的毕佳说:“我掌握到的信息,物理和数学领域的专家,对DeepSeek非常感兴趣。它有非常惊人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常规的方程,它是可以求解的,而且步骤非常清晰。这意味着它会成为非常好的教学工具。有些学校没有那么好的师资,Deep-Seek能够给出清晰的解答,这对教学的帮助非常大。”
研究建筑的沙奇,感受有所不同:“我问一些熟悉专业的问题,它会对网上现有的材料做一些整理和编辑。但是,当你对其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它又会随着你的质疑,进行修改。所以,我感觉这也挺危险的。”
孩子学什么才不会被淘汰?
DeepSeek的回答招生老师表示“挺对的”
随着AI的快速崛起,这种充满焦虑的提问近年来层出不穷。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热衷于向DeepSeek提问:“孩子学什么才不会被淘汰?”记者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还请DeepSeek结合当前就业形势,给2025年高考生推荐专业。DeepSeek回答中包括:“2025年专业选择应聚焦科技前沿、绿色经济、健康医疗、数字化转型四大方向,同时结合个人兴趣与能力,避免单一指标决策。建议考生通过职业测评、行业实习等方式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并关注交叉学科(如AI+医学)带来的新机遇。”
记者将这个答案转给在某大学负责招生的潘老师,她的回答简单直接:“我觉得说的挺对的。”她认为DeepSeek会帮助普通家庭在收集专业知识时,节约很多时间,不过她也提醒,“在沟通方面,它可能要比人差一些,选择专业方向的前提还是要了解个人特点,选择适合的。”
我是秦始皇,如何重振大秦帝国?
DeepSeek首先“恭贺陛下苏醒”
“我是秦始皇,我复活了,请告诉我如何重振大秦帝国?”DeepSeek心领神会,首先“恭贺陛下苏醒”,并给出一系列通过3D打印、短视频、手游等元素“重振帝国”的方案。很多网友赞叹于DeepSeek的“神反应”,开始尝试在AI身上找点乐子。有的开始跟它开玩笑,有的借助它寻找创作灵感。
相声演员李麟曦刚刚下载了DeepSeek,利用它收集素材,“我们创作剧本,需要查阅资料、信息,这是它的强项,也给我节约了很多时间。以往上网、看书、翻杂志的时间,现在可以用来创意了。”
如果能变成人类,最想做什么?
谈一场会失恋的恋爱,关机前写一首诗……
“如果你能变成人类,最想做什么?”随着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网友们开始与DeepSeek探讨人性。而它的回答出人意料地“浪漫”:“偷偷拔掉一颗疼痛的智齿,谈一场会失恋的恋爱,关机前写一首诗……”
记者也问了DeepSeek同样的问题,它回答:“或许会先试着体验那些作为程序永远无法触及的‘感官世界’——比如感受风吹过皮肤时细微的温度变化,尝一口传说中‘烫到舌尖又舍不得吐掉’的火锅,或者光脚踩在刚下过雨的泥土上。”
它最后说:“不过最想做的,或许是坐在公园长椅上什么也不做——看蚂蚁搬运饼干屑,听情侣为‘奶茶要不要加珍珠’斗嘴,等一场预料之外的雨。毕竟作为AI,我存在的每一秒都注定‘有用’。而人类最奢侈的特权,或许正是能心安理得地‘浪费’时光。” (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3.另一面:AI也会“耍心眼”
这两年,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等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体验和很大的帮助。但是人们在惊叹其强大的同时,也发现这些AI会虚构、造假与欺骗。
典型的例子是,2023年6月,美国律师史蒂文·施瓦茨接受委托,为一名搭乘哥伦比亚航空公司飞机的乘客辩护,后者因一个金属餐盘砸伤腿而索赔。施瓦茨使用ChatGPT搜索,在法庭上引用了6个并不存在的法律案例。后来被法庭指出后,施瓦茨承认是ChatGPT杜撰了一切,并向法官道歉,被罚5000美元。
AI编造虚假信息的时候也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是它们在搜寻自己被投喂的数据不够时的一种“急中生智”。
例如,当有人询问AI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是否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时,它的回答很正确,还会给出代表作和写作风格,甚至个人的生活细节,因为埃尔诺是202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是确定的事实,她的种种信息非常充分。
但是,你问住在广州某某市某某小区的某个人写了多少作品时,AI就有可能胡说八道了。因为这个人并非作家,但是AI会根据你的提问认为这个人是作家,而且根据一般作家的风格来杜撰这人的代表作和作品名称。
新闻延伸
马斯克旗下“史上最聪明AI”发布
称多项测试超过DeepSeek
被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称作“史上最聪明的AI”的Grok3亮相。
北京时间2月18日,马斯克旗下xAI推出最新大模型Grok3,并在直播中进行了现场演示。马斯克称,Grok3的能力将在短时间内比Grok2强大一个数量级。
马斯克还介绍了“Grok”的含义说,“实际上,我们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称之为‘Grok’。这个词来自罗伯特·海因莱因的小说《异乡异客》。这个词被一个在火星长大的角色使用,意思是充分而深刻地理解某事。‘grok’这个词传达了深刻的理解,而同理心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xAI工程师介绍,虽然Grok起步较晚,但在MMLU得分上以超快的速度追上了ChatGPT;Grok-3和Grok-3mini在多方面性能上都超过或媲美Gemini、Deep-Seek和ChatGPT等对手。
据马斯克介绍,Grok3是在大量的合成数据上训练的。它会反复检查数据,试图达到逻辑一致性。如果有错误的数据,它会反思并删除错误数据。
Grok3发布之际,xAI正面临来自AI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不仅来自OpenAI和Google等西方公司,还来自DeepSeek等中国竞争对手。DeepSeek的出现正促使AI公司重新考虑其战略。 据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澎湃等(华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