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西安一小区成立“楼栋治理小组” 尝试社区治理新路子

2025-06-27 15:15

为了解决小区里方方面面的问题,近期,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观山社区走出了新路子,在观山悦一期小区13号楼试点成立“楼栋治理小组”,收效不错。

社区公开招募楼栋治理人员

观山社区是华商报108坊故事·社区联系点。今年4月,观山社区发出招募通知,通知中说,积极动员常住在小区的居民群众参与楼栋治理工作,原则上每楼栋组建一支治理小组,根据各楼栋实际情况分类施策,治理小组人数由本楼栋报名参与人数而定。

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居民代表、物业代表和社区代表,至少5人。各个角色职责不同,工作内容包括楼栋环境管理、安全管理、邻里关系协调、文化活动参与等。成立后,小组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本楼栋治理会议(线上线下相结合),汇报工作进展,听取居民意见,讨论楼栋治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组织会议。居民可通过居民代表、微信群或社区电话反馈问题;设立监督员(由党员或社区工作人员担任),负责监督治理小组的工作执行情况;定期公布工作进展情况,接受居民监督。

通知发出后,13号楼12位热心居民报名参加楼栋治理小组。鉴于这一楼栋居民参与度较高,社区建议将13号楼栋治理小组作为试点楼栋。经民主推选,选出组长1名、副组长2名,并在楼栋进行公示,开展居民服务工作。5月,13号楼“楼栋治理小组”正式成立。

清理电梯 化解邻里矛盾

小组成立至今,推动小区解决了不少实事。

针对居民反映的电梯异味问题,楼栋治理小组同社区工作人员实地勘查,督促物业清理消毒了吊顶井淤泥,并由楼栋治理小组全程监督执行。对于一单元电梯内污渍及广告问题,物业管家响应迅速,同步完成污渍清理与楼道打扫。货梯按钮盖缺失问题,物业已及时补装到位。

5月2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观山悦一期13号楼,看到电梯轿厢的确挺干净。13号楼楼栋治理小组组长王蕾从手机里找出之前的电梯照片,对比之下,明显看出电梯换了新颜。

王蕾说:“电梯里有异味的问题出现很久了,治理小组认真对待,与物业沟通,本身小组里就有物业的成员,目前这个事已落实到位,电梯变干净了,业主的反馈也很好。现在,物业经理明确要求小区保洁人员,以13号楼电梯为样板,其他楼栋电梯的洁净程度都要像13号楼一样。”

外来车辆进小区地下车库后占用他人车位,也是长久以来的问题。最近,又有人来小区看望亲戚,停车时将其他业主的车位锁损坏。对此,车位业主很是气愤,将问题反馈至13号楼楼栋群。在治理小组成员沟通协调下,责任人向车位业主真诚道歉,邻里纠纷得到化解。

6月25日,王蕾说双方当事人选择回避。讲起当时的调解过程,王蕾说也是费了好大的劲。“小区地下车库业主的车位锁经常因为外来人员强行停车被损坏,因为难跟踪车辆,发现滞后,所以经常就不了了之。楼上业主的车位锁已经不是第一次受损了,这次原因也一样。有了楼栋治理群,楼上业主第一时间将事情反映到群里。我们马上行动,通过物业追查到人、车,是楼下邻居的亲戚。”王蕾讲述,“为了避免矛盾升级,我们采取了背对背沟通的方式。一开始楼上业主很气愤,要求对方一定赔偿,并且想报警。我们先请楼上业主找师傅修锁,然后请楼下邻居在群里诚恳道歉。后来修锁花了50元,我们跑上跑下沟通,楼上业主主动放弃报警,放弃赔偿。楼上楼下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最后化干戈为玉帛。”

王蕾说:“如果完全不允许业主亲朋临时停车,又有点不近人情,所以只能加强管理。”

为了避免这一类事情再发生,13号楼楼栋治理小组已建议物业加强外来车辆管理,车库入口处详细登记外来车辆信息,并且做好提醒预防工作。

居民:解决了身边不少的问题

在13号楼楼栋治理小组的工作日志还写着以下事情。

近日,13号楼楼栋治理小组召开楼顶漏水专项议题会,社区进行工作指导。经会议讨论同意,居民家中一旦发现漏水,物业及时上门检查并应急处理,防止损失扩大;同时,由楼栋治理小组统一收集本楼栋其他漏水情况,为后续集中维修与维权提供资料支持。会后,社区邀请物业负责人加入治理工作群,居民诉求可以直达物业。

面对高温干旱天气,楼栋治理小组成员在13号楼楼栋微信群反映楼前绿植缺水问题,物业管家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并安排物业工作人员灌溉,物业同居民共同守护小区绿化环境。

13号楼单元门前步道地砖松动,物业管家联系工人对步道砖进行填沙,居民反映稍有改善,但仍然存在松动,治理小组将根据此事进展,督促物业及时处理,以防发生意外。

13号楼前地面砖多处损坏、缺失不平的问题,物业回复正在购买材料,等材料就位后就进行修缮。社区建议物业治理维修完毕后,要拍照发到13号楼楼栋治理小组交流群里进行公示,让居民及时了解物业工作进展。

6月25日,王蕾和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带着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小区里观察,可以看出绿植比较有序,草地上刚种上草苗,小区里绿意盎然。“你看看脚下这个砖头,之前是松动的,下雨天走路,一不小心就会把泥水溅到裤腿上,现在加固了,走起路来平平稳稳。”王蕾边走边介绍,“虽然工作比较零碎,但是我们推动问题逐一解决,好让大家能有一个住得更舒心的家园。现在就是让物业与业主们联动起来,行动起来。”

13号楼的乔女士说:“楼栋治理小组成立后,实实在在为大家解决了身边不少的问题。之前电梯里总有异味,现在变干净了;小区里的绿化区域,杂草除掉了,增加了新的绿草。有了楼栋治理小组,明显能感觉到,物业会更重视这些问题,也能更积极地来解决。”

社区书记:小区问题要解决业主必须参与进来

为什么要成立“楼栋治理小组”?将来有什么计划?

6月20日,观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芮莹表示,小区里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内部矛盾,长时间解决不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区思考新的治理办法。“小区里的问题要解决,业主必须参与进来,所以就有了成立楼栋治理小组的想法。”

张芮莹表示,社区搭建平台,提高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解决居民的个性化问题,厘清社区、物业、居民三者的权利和责任。社区计划聚焦问题楼栋,聚焦剖析问题,以点带面,建立示范楼宇,并且带动其他楼宇。目前7号楼楼栋治理小组也成立了,其他楼栋在陆续建立。

张芮莹表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楼栋治理小组”机制的运行,选出有公心有能力的小区居民“主心骨”,最终选出小区业委会成员。他们知道小区问题怎么解决,并通过楼栋治理小组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会得到更多群众支持,同样有更多群众监督,从而继续为群众服务。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文/图

(华商报)

分享 3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