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庙台槭种群现身
2025-08-25 15:12近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开展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外专项调查工作时,在陕西太白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磨沟内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庙台槭的自然种群,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陕西太白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更对研究该珍稀物种的分布、保护乃至秦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深远意义。
深山藏珍宝:庙台槭的意外现身
庙台槭,因珍稀濒危在植物学界备受关注。它隶属于无患子科槭属,是中国特有的槭属物种,双翅果张开几成水平,对研究槭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1954年,植物学家首次发现该物种产于陕西留坝县庙台子村,故而命名庙台槭。
此次发现的庙台槭种群位于保护区核心区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中。调查队员在穿越茂密的落叶阔叶林时,首先看到了一株叶形独特的幼树,接着发现周边有几株形态独特的乔木,这些树木具有暖灰色、稍粗糙的树皮;单叶,对生,轮廓接近于阔卵形,基部近心形,叶缘微呈波状,常3-5裂,裂片卵型,先端呈短急尖,裂片间的凹块钝形,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且有短柔毛,沿叶脉较密。部分大树可以观察到已经接近成熟的双翅果,果翅成钝角或近水平地展开。经过仔细辨认、形态学对比、查阅文献资料,最终确认这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庙台槭!
经初步统计,该种群数量超过30株,包含成年大树、幼树及幼苗,是一处龄级结构合理、个体发育健康的稳定型种群。最大植株胸径25厘米,树高超过15米,生长状况良好。
庙台槭为何如此珍贵?
记者了解到,庙台槭天然种群数量稀少,已知分布点极其有限,主要零星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等省的局部山区。其生存环境要求特殊,对生境变化敏感。已知太白山北坡仅零星分布3处且几乎均为独株,南坡仅于2016年在周至县厚畛子镇地区发现2处小种群。此次在牛尾河片区发现稳定种群,实属难得,弥补了太白山-兴隆岭西南麓地区的分布空白。2021年庙台槭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同时也被划定为全国极小种群物种。
此外,作为古老的孑遗物种,庙台槭对于研究槭树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迁以及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区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庙台槭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有助于维护所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其秋季叶色变黄或橙红,也具有潜在的景观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