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落实“文化强省”陕西各市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2025-09-01 16:178月11日,中共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召开,在听取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之外,还有一项重要议题是,审议通过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这之后,陕西各市陆续召开市委全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文化强市”是各地市委全会上的一个关键词、核心词。多市审议通过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明晰未来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01
文化强省建设,该向哪里“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文化建设历来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今年4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0月28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总结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成就的同时,还指出“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并着重从五方面作出重要部署。5月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文化强国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正如中共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所指出,“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标志性名片、关键性优势,建设文化强省事关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全省上下必须担起的共同责任。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文化强省建设,自觉同党中央部署要求对标对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文化强省建设,该向哪里“强”?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在坚持以文铸魂、以文传脉、以文育人、以文润心、以文兴业、以文传声“6个坚持”的同时,还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全会明确提到,要擦亮“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等特色文化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做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文章,推动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再上新台阶。
02“文化强市”
建设跑出“加速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于各市而言,必然是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行动与安排。简言之,以“文化强市”呼应和落实“文化强省”部署。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结束后,各市陆续召开的市委全会纷纷聚焦这四个字:“文化强市”。可以看到,如何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上实现新突破、跑出加速度,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这也是各市委全会的必答命题。
西安:当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家队”“主力军”和建设文化强省的“领头羊”
8月26日召开的中共西安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明确指出,西安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当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家队”“主力军”和建设文化强省的“领头羊”,西安有责任有义务,当有更大作为。
怎么干?西安将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在以文铸魂上固根基、以文传脉上树标杆、以文育人上传薪火、以文润心上优供给、以文兴业上强支撑、以文传声上展风采,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培育,为建设文化强市注入强劲动能。
宝鸡:持续深化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8月13日宝鸡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准确把握新部署新要求,聚焦《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和各项目标任务,系统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措施,持续深化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8月15日,中共宝鸡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这是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结束后最早召开的市委全会,再次提出“贯彻落实省委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具体任务”。
咸阳: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8月23日中共咸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咸阳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以文旅融合为重点明晰了咸阳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实施路径。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擦亮咸阳秦文化鲜明标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多点发力,“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值得一提的是,秦文化作为咸阳文化资源的突出优势,全会明确提出“着力打造秦文化文旅带,建设秦文化集中展示区,进一步提升秦文化知名度、影响力”。
渭南:努力在建设文化强省中走在前作示范
8月21日中共渭南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渭南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文化是渭南的战略性资源、标志性名片,要以《实施意见》为抓手强优势、补短板,努力创造出更多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文化成果。锚定2030年和2035年阶段性目标,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努力在建设文化强省中走在前作示范,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铜川:建设成为党的创新理论实践高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生态康养文旅高地
8月21日中共铜川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方案》。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锚定把铜川建设成为党的创新理论实践高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生态康养文旅高地目标,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文化+政策支持”为牵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榆林:加快建设文旅大市
8月18日中共榆林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提出,要锚定建设文旅大市目标,深入挖掘榆林丰富的红色文化、黄土文化、边塞文化,统筹优化旅游空间格局、功能布局,做好文旅重点项目策划、招引和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汉中:建成更具引领力、传承力、感召力、供给力、竞争力、影响力、创新力、吸引力的文化强市
8月18日中共汉中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汉中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全会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努力形成文化道路坚定、文化传承发展、精品力作迭出、文艺人才济济、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大繁荣大发展局面,把汉中建成更具引领力、传承力、感召力、供给力、竞争力、影响力、创新力、吸引力的文化强市,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推进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汉中力量。
安康:精准对位、细化落实,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8月20日中共安康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崇德向上幸福安康建设实践,精准对位、细化落实,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从思想引领、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立体宣介四个方面“抓推进、求实效”。会议还明确提出“统筹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传统制造、服务业等领域跨界融合,精心筹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活动,聚力打造全国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商洛: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商洛贡献
8月22日中共商洛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举行。全会强调,对标对表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要求,制定商洛市实施方案,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商洛贡献,并以“6个新”作为工作指引——要在以文铸魂上担当新使命,要在以文传脉上焕发新生机,要在以文育人上开启新境界,要在以文润心上激发新动能,要在以文兴业上实现新突破,要在以文传声上拓展新格局。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百业”和“百业+文化”工程,以“文、旅、体”融合发展增强文化旅游产业能级,构建覆盖各县区的旅游大环线,打造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03
抓住文化发展这个“关键变量”
延安之所以单列出来,是因为目前公开报道中尚无召开市委全会的消息。但可以看到,8月12日召开的延安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明确指出,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的纲领性文件。要深刻认识加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扎实做好汛期革命旧址和文物安全工作,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切实抓好下半年文化强市建设各项工作。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不止陕西在行动。今年以来,甘肃、浙江、湖北等多省出台了相关省级文件,而在近期召开的省委全会上,“文化强省”更是高频词,比如,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明确到2027年、2030年分两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中共山西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厚植城市人文底蕴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
谁能抓住文化发展这个“关键变量”,谁就能搭上发展的快车,乘风破浪打开一片新天地。八百里秦川、五千年胜地,造就了“赳赳老秦”独有的文化和精神底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陕西以“文”兴陕强陕、向“强”图强,正掀开文化强省建设新的一页。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君 杨鹏(华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