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佳节将至,西安看过来

2025-09-30 15:10

2025欧亚经济论坛隆重举办,城市开放姿态汇聚八方目光;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双节将至,文旅热潮涌动拉满期待……连日来,西安持续释放顶流“西”引力,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论坛凝聚共识

 9月23日,以“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2025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开幕。人民网、光明日报、新华网、央视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央广网等主流媒体重磅聚焦,《千年古都搭台 欧亚聚势二十载共绘合作新卷》《2025欧亚经济论坛智库会议在西安举行》《聚合欧亚新动能 2025欧亚经济论坛聚焦可持续发展》《千年古都再携手 欧亚大陆共潮生》等诸多报道,从不同角度记录下论坛的精彩。

“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印度尼西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产能合作、规则共建、人文交融、科技创新、协同治理等五大主题板块展开深入对话交流。”新华网文章介绍道。

人民网在《“会”通海陆 共识致共赢》一文中回顾了历届欧亚经济论坛成果,认为论坛见证了西安的成长与胸怀,已成为西安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中新网等纷纷发文点赞论坛意义,“有效拓展了中国与欧亚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让文明互鉴成为欧亚合作的深层动力”“成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融合亮点突出

 9月26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相关领域工作受到主流媒体关注。

中国日报网在《从“丝路数港”到智慧交通 西安科创产创融合绘就数字经济新图景》报道中,从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打造“科创+产创”示范标杆、夯实数字经济要素支撑等方面,展示西安科创产创融合发展实践。

中新网以《西安培育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 全力推进“丝路数港”建设》为题,介绍西安市强化政策引领,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目标一致、举措互补、闭环衔接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9月28日,新华网报道《陕西西安: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攀升》,以2025年1月至8月相关数据,展示西安市工业发展的提速增效。

同日,中国日报网聚焦西安制造业,推出《西安制造业集群聚力创新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报道,探访龙头企业,解读西安如何用好手中科创、产业“双王牌”。

9月26日,驰而不息的“钢铁驼队”再传好消息——首趟跨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西安—汉堡)于当日开行。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网、新华网推送报道,并点赞西安铁路局持续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优势,不断加大中欧班列开行力度,为构建欧亚发展新格局提供充足运能保障。

文旅动态吸睛

双节将至,西安文旅领域活跃。航旅纵横、马蜂窝等平台数据显示,西安位列“十一”国内热门城市前十。精彩文旅活动迎“双节”、多家博物馆延时开放、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等内容在中新网、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等媒体推送,受到普遍关注。

9月26日,人民网发布消息,介绍双节期间,陕西策划推出假期文旅主题活动946项2536场、秋季旅游线路102条等内容,文章特别介绍了西安“月满中秋·喜迎国庆”主题活动、非遗体验等亮点节目,引发期待。

9月24日,新华网记者走进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第一视角展示唐风唐韵,并别出心裁推出报道《新华社记者教你如何用AI拍出心仪的汉服大片》,指导受众沉浸式体验西安历史文化。

9月2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汇总了双节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等多家博物馆延时开放、调整门票数量的消息。

同时,央广网《相约秦岭终南山下 共赴经典诵读盛宴》、人民网《时光文化公园启幕》、新华网《谁还没被“唐妞”戳中?陕历博侍女俑变潮玩》、中国旅游报《城市老空间 文旅新天地》等报道,关注西安文旅元素及业界动态。

9月27日,“我是西安推荐官——中亚青年看西安”短视频创作大赛决赛圆满落幕,国际在线发文表示,活动为西安与中亚的人文交流写下生动注脚。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薛雯(西安新闻网)

分享 15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