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第32届杨凌农高会落幕

10小时前

10月29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杨凌农高会)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圆满落幕。5天会期共吸引161万人次来杨凌参观,创近五届新高,农高会云上平台,线上观展浏览也达到1893万人次。

本届杨凌农高会坚守服务“三农”初心,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打造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展示推广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促进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高能级开放平台。其中,第七届杨凌种业创新论坛围绕旱区种业发展、前沿技术攻关进行研讨,邀请10位院士专家分享了种业最新研究成果,国家级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杨凌分中心也正式揭牌;乡村振兴论坛邀请“三农”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浙江、湖南、贵州、陕西等地代表,围绕“发展合作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深入探讨合作经济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新路径、新模式;杨凌种业展示交易中心、智慧农业装备展示交易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杨凌在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迈出新步伐;为期4天的百名农科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现场接待群众3.5万人次,线下线上解答群众咨询问题1.2万余条。

展会通过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的展览模式,全景式展示了国内外1800多家企业的96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

杨凌农高会常年展——农品汇也在本届展会精彩亮相,涵盖供销常年展、苹果常年展、农遗良品展等三大板块,标志着农高会从每年5天展会升级为365天持续开放的新模式,实现了从一年一届的盛会到常态化展销平台的跨越升级。

本届杨凌农高会更加彰显对外开放影响力。成功举办2025年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27个上合组织国家全员亮相。2025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发布基地建设成果清单及技术成果,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培训学院揭牌成立,进一步深化了农业领域贸易合作。第十九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汇聚80余名中外嘉宾,深入探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动态。务实举办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级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产业发展与减贫研修活动、中荷果蔬花卉产业技术交流合作对接会、陕西现代农业对外合作对接会、上合组织国家农产品推介等10余项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此外,本届杨凌农高会发布平台作用更加凸显。展会期间,举办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权威发布、专题发布等活动20余场次,从462项优秀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中,评选出“后稷特别奖”40项、“后稷奖”120项,发布“农业科技”(后稷奖)产业集群信贷服务方案。发布的《2025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2025中国农业产业投资报告》,推动农业科技和产业、金融紧密结合。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吸引530个优质项目参赛18个项目脱颖而出获奖,其中4个项目成功落地杨凌。

服务农业强省建设成效更加凸显。围绕全省8条农业重点产业链,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达成10亿元羊奶产品产销合作协议,助力奶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14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走进陕西,通过“实地考察+交流洽谈+招商推介+会后考察”等形式开展合作交流,达成多个合作意向。2025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吸引中外苹果产业产学研主体深度参与,促成15项技术合作与产销对接项目。中国好苹果博览会对全国11大苹果主产区特色果业产业链进行集中展示,促进技术交流、打通农商沟通渠道。

市场化办会导向更加凸显。今年“与辉同行”走进农高会直播推介带货。直播逛馆2.5小时期间同时最高在线超36万人,970万人次线上观看,逛馆直播及主题直播共计销售超108万单产品,总销售额超过5700万。组织举办农高会推介大会、全国农业龙头企业进陕西、千商万户产销对接会暨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走进杨凌农高会等产业投资促进活动,大会合同签约额258亿元,会期现场交易额2.73亿元,展会收入比去年增长20%以上。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闫文青 袁小锋(华商网)

分享 2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