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严格落实罪刑法定 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和制度
2025-11-14 15:1811月13日,最高检召开“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推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案例涉及弱势群体保护
见义勇为激励机制等问题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剑波介绍,该批案例共6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依法全面履职。这六个案例主要涉及普通犯罪检察、刑事执行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多项检察业务,体现了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坚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的工作成效。
二是弘扬法治精神。这六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检察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照事实和法律办案,确保办案程序、办案结果公正,用公正司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认真落实“三个善于”,提高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坚持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切实做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三是回应社会关切。司法为民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检察办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批案例涉及到弱势群体保护、见义勇为激励机制、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问题,人民群众十分关注。
其中“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检察院督促完善村民自治章程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行政公益诉讼案”显示,8个村的“村规民约”损害众多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经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8个村案涉问题均得到整改。“依法运用行政公益诉讼、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等职能,充分保障妇女、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杨剑波说。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一级高级检察官吴孟栓谈及该案时表示,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妇女结婚后无法取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应当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督促作用,注重与属地政府、妇联、志愿者的联动,以点带面,协同推动属地政府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章程,保障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
依法监督长期“挂案”问题
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
杨剑波在会上介绍说,检察机关依法监督久侦不结、久诉不结、久审不结,长期“挂案”等问题,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他说,检察机关同时更加注重在办案效果上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努力将释法说理贯穿办案全过程,采取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努力让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杨剑波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推动检察办案质效稳步提升。严格公正司法,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把证据审查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证据的收集和提供符合法律规定;注重用好调查核实、自行补充侦查、退回补充侦查等方式,确保事实证据确实、充分。
“司法为民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检察办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剑波说,相信这些案例的发布将对弘扬正气、完善机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中新网(华商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