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浐灞曾经垃圾成山污水横流 如今"大水大绿"

标签西安世园会  西安市  环境保护  电视台  新城区  2011-10-02 10:38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 记者 沈正伟 王勇)按照“大水大绿”的生态发展思路,奔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近年来,西安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崭新形象。

记者:这里是西安世园会的会址——浐灞生态区。作为一个宣传生态文明,推广展示陕西现代、绿色、时尚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西安世园会自4月28号开幕以来,已经吸引了上千万的中外游客在这里观赏世界园艺,领略西安大水大绿的美景。但是,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几年前这里还是污水横流、沙坑遍地、垃圾成山。

十年前,流经西安东郊的浐河、灞河一年接纳的污水量就有5000多万吨,占了西安市污水排放量的1/6,两条河岸堆放的垃圾加起来有几百万立方米,被称为西安的“生态重灾区”。50多岁的老胡就住在距离世园会园区500米的村子里。他告诉记者,七八年前,这里的景象真的是不堪入目。

市民老胡:原来像这块都是沙坑,这儿挖一块那儿挖一块。

老胡说,从2004年开始,西安市通过污水处理、垃圾清运,河流治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使得垃圾成山的荒滩一天天在发生变化。如今,这里已建成亲水城市广场18个,拥有水面17000多亩、绿化林地36000亩,并开放了雁鸣湖、桃花潭、广运潭等多处大型生态公园,一座大水大绿、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城正在崛起。这前后一比,他可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市民老胡:这叫我没法比了。

记者:天壤之别?

市民老胡:天壤之别,我看还要大呢!

如今,随着西安世园会的举办,广阔清澈的水域和生机盎然的大片绿色让中外游客们赞叹不已,更让祖祖辈辈生活在浐河灞河边的居民们心里充满着喜悦和自豪。曾经被称为西安“生态重灾区”的浐河灞河区域,正以其特有的“大水与水绿”为西安增添着生机与灵动,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游客:把世界各地的风景呀花卉呀都能看到,我们感到很高兴。

游客:我感觉挺美的,西安能就是咱们大西北能举办这么一次盛大的盛会,我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国外游客:我很高兴,园区整体的感觉非常出色,谢谢你们能举办这样的盛会。

谢斌:这里是位于西安市北郊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从开园第一天起,这儿的人气就一直很旺。但是,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的棚户区,自然环境脏乱差,被西安人俗称为“道北”,一提起道北很多人就会邹眉头。

陇海铁路以北的这片区域,曾经矗立着盛唐的大明宫宫殿。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迹,这一片区域一度被限制开发。道北的整体面貌与日新月异的西安城区差距越拉越大。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今年已经80多岁的张书堂、张秀花老两口对此深有感触。

西安市道北居民张书堂:这地方原来都是农田,脏、乱、差环境不好。

西安市道北居民张秀花:没有厕所,乱倒垃圾,倒的哪儿都是。

2007年,结合城市改造规划,在国家保护大遗址的背景下,西安市对这片区域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改造,启动了以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的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程,改造总面积达19.16平方公里。占西安市全市棚户区三分之二的城北居民得到了安置,他们的生活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

西安市道北居民张书堂:现在道北人提起来可以说是扬眉吐气。我们对大明宫向往已久,终于实现了。

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的实施只是西安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人文历史优势。然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一直处于矛盾当中。为此,西安市适时地提出了“新旧分治”的理念,形成“一城多心”的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使得西安这座城市在厚重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多了一些活力和灵动。

苏宏伟,网名“风泪眼”,五年前,他和网友一起在网上发起了“西安城市发展十大教训”评选活动。曾经被市民戏称为西安最大“卫生间”的团结水库,就是在苏宏伟等网友的合理建议下得到综合治理,实现了华丽转身,即将建成西安城西北最大的观赏水景。

西安市民苏宏伟:主要是把咱这个团结水库用我的镜头来记录一下,政府规划中有一条“山水西安”,我想团结水库转变为汉城湖也是“山水西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在苏宏伟用镜头记录团结水库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西安市陆续实施的大水大绿、蓝天碧水等一批生态工程也相继建成。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西安的城市水质有了明显提高。记者从西安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到2009年底,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较“十五”末下降了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如今,西安市人均绿化面积达到7.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44.99%。2008年到2010年,西安市蓝天数量连续三年跨越300天大关。这就是说,一年中有八成以上的天数西安人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而随着环境的改善,西安市也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等称号。

西安市民:古城西安正在变美变靓,我们生活在这里感到很惬意!

西安市市长陈宝根:我感觉这座城市最大的变化是洋溢在市民脸上的喜悦,这主要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自信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随着2009年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西安正在借助这一难得的机遇,构想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未来的“大西安”,将以钟楼南北线为中轴、渭河为水脉,秦岭和渭北为生态屏障,北跨、西接、东拓、南融,形成主城区、卫星城和城市组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主城区面积将扩大2倍,人口发展到1000万。到那时,“大西安”将作为陕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担负起引领大关中、辐射大西北的重任,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新的经济增长极,惠及更多的人群。

你们属于一个文化大省,能够以这样的大手笔来恢复我们远古时代特别是大唐盛世,确实令人很感动。

市民:咱们这个城市文化呀、环境呀都挺不错的。

文化学者肖云儒:绿色的生存理念,不但提升,而且普及到民众。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今后十年,我们将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为突破口。到2020年,西安市的一些优势方面,将会达到一些国际化的水平,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西部网)

分享 659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