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海涛)丈夫投资当老板,妻子兼任收银员,儿女一起上阵做起销售员……10余万来自福建宁德市周宁县、福安县、寿宁县的“闽商”,怀揣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争相闯进西安一环以外的背街小巷,将3万多个规模不等的福建小超市开到百姓家门口,每年最少从古城西安“捞”走45亿元。
10万宁德人闯进古城
谁也不会想到,如雨后春笋般不停亮相西安背街小巷的小商超,几乎全部姓“闽”,西安乃至陕西本土小超难觅踪迹。
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福建小商超“闯”古城,是发生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时。据曾经怀揣东拼西凑借来6万元最早开起西安小商超的福建宁德人张先生讲,西部大开发对很有生意头脑的福建宁德人影响很大,从2000年开始,瞄准西安小商超商机的宁德人,当时不管自己有钱没钱,都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小商超开进西安的城中村,其中尤以宁德市周宁县、福安县、寿宁县居多。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亮相在西安背街小巷各个角落的“闽”姓小商超,最少有3万余家,超市规模从40平米到6000平米不等,而且所有小商超几乎开在百姓家门口,购物十分方便。张先生告诉记者,“闽”姓小商超几乎全部是家族式经营,每个小商超从老板、收银员到营业员,全部是自己的家人,每家小商超最少三到四人经营,3万家就是10万人之多。
小商超一年赚走45亿
记者采访获悉,3万多家“闽”姓小商超先后开进西安,在很多人看来,每件商品的毛毛钱利润应该赚不了多少钱,可像宁德人张先生这样的小商超“老板”却不这样认为。张先生告诉记者,2003年在西安纺织城开起的80平米的小商超,一年时间就赚了120万元,现在虽然各项成本增加,利润比起以前少了很多,但20%的利润还是比大型超市高出许多。
据了解,身处背街小巷里“闽”姓小商超,其每年的固定投资成本约8万元左右,其中房租占去50%。另外,进货渠道就近选择在西安丰庆路(小食品)、康复路(小百货)和轻工市场“小电器”,省去了许多交通成本增加了利润。按现在开100平米的小商超计算,每店每天有5000元左右的毛收入,除去各项成本和开支,每天每店最少纯收入1000元,一年就是36万元,能买一辆宝马 X1。最小规模的小商超, 平均每年也有15-20万元利润。3万家小商超每家每年最少按15万元利润计算,一年就能从西安“捞”走45个亿。(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