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钟健能就我市公开遴选工作答记者问
市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复合型处级领导干部公告发布后,西安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年轻干部反应非常强烈,咨询电话接连不断、现场咨询者络绎不绝,目前,以各种方式接待咨询人数超过一千人次。为确保遴选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真正使有志青年、优秀人才在这次遴选中脱颖而出,近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钟健能再次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钟部长,短短的一周时间您就接受我们记者三次专访,可以看得出来,市委对这次遴选工作是高度重视的。
钟部长:是的。这次我市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复合型处级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大胆创新。就目前各方反馈的信息来看,可以总结为12个字,“领导重视,干部关注,群众期待”。市委高度重视这次公开遴选工作,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孙清云同志专门审阅了工作方案,多次作出批示。我相信,在市委高度重视下,在各单位积极努力密切配合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这项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我认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是真正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后者更为重要。我们现在老说,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难,这个问题的确存在,我们要敢于正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的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有活力、有激情、有干劲。但是,长期闲置,会让他们的才能“贬值”,知识“过时”,能力“氧化”,热情“熄灭”,这对年轻干部本身和我们的事业来讲都是莫大的损失。
最近我看到,俄罗斯新内阁名单出炉,新任通信与大众传媒部部长尼古拉·尼基福洛夫仅仅29岁,感到很震憾。如果我们能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我有一个观点,破题的最基本方向是扩大民主。实践证明,群众的选择比起少数人的选择一定更正确、更丰富、更生动。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让更多的干部群众有序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次公开遴选工作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广开才路,广泛发动群众举贤荐能。我说过,这次公开遴选采取的是超常规的一种办法,当然,我希望积累经验后能使这项工作成为常规化、常态化。
记者:在以往的竞争性选拔工作中,关于资格条件的表述大多比较抽象、空洞,这次公开遴选工作的资格条件很有特点,比如讲,要求政治素质好,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思想境界,从政动机纯洁,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钟部长:毛泽东曾经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主要学校发出“征友启事”,启事的内容大意是:要结交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牺牲的青年。毛泽东当年就是通过“征友启事”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志。我想,这次我市公开遴选工作,也是要寻找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奉献精神、有才干的青年才俊。现在的年轻干部读那么多书,学历层次那么高,缺的不是知识,缺的也不是能力,缺的主要是境界、责任和修养。从政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直接考问的是从政动机,背后实际上也反映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认为,从政不是为了当官发财,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的虚荣,只有一条,这就是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我们这次遴选工作,就是要坚持以德为先,旗帜鲜明地选拔那些政治立场坚定、从政动机纯洁的干部。如果把当官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当做炫耀的资本,而没有想着为人民服好务,这样的干部我们坚决不要。
柳青曾经讲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年轻干部面临的选择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贪图享受与勇于奉献、养尊处优与艰苦奋斗等两极都像磁铁一样吸拉着你,左一步可能向西,右一步则可能向东。其选择的过程,也是检测理想信念砝码、辨别人生方向的过程。我要提醒各位报名者,参加遴选,你就是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记者:从你们这次公开遴选工作的资格条件的五条看,你们对遴选出来的干部的智商和情商要求都很高。
钟部长:对的。我们这次公开遴选工作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这就是“复合型”。 所谓复合型干部,就是一专多能,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有潜能,个性鲜明,很显然,对干部智商和情商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在智商和情商的问题上,我们更看重情商。我记得美国有位记者,通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占到20%,情商却占到80%。智商再高,情商不高,不一定能成功,不一定能持续地成功;智商不太高,但情商较高,很有可能成功。也就是说,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为什么呢?最根本的有三点:一是适应性强,所以我们提出要“适应环境快”;二是意志力强,所以我们提出要“性情坚韧”、“承受能力强”;三是合作精神强,所以我们提出要“善于沟通交流,善于合作共事”、“群众认可度高”。
记者:钟部长,您刚刚谈到,这次遴选出来的干部要个性鲜明,为什么要这么提?
钟部长:我认为当官从政,就要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下属发自内心地敬重你、拥戴你、追随你。人格魅力从哪来?四个方面:高尚的品德是人格魅力的灵魂;出色的才干是人格魅力的资本;渊博的知识是打造人格魅力的基础;独有的特质是打造人格魅力的法宝。个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原动力。一个人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便变得神采飞扬。大家去看看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个个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缺乏个性,缺少棱角,说话办事四平八稳、风格气质千人一面,你让人家对你怎么有印象,更不用说人格魅力了。这次遴选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选拔那些有开拓精神,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
记者:我们注意了网上的舆情,大多数网民对这项工作是肯定的,也有一些负面的声音,主要是流露出一种不信任感,您如何看?
钟部长:网上有正面的声音,也有一些负面的声音,这很正常。不管是哪种声音,这对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来讲,都是一种责任,一种鞭策,一种监督。对发布负面声音的网民,我仍然要感谢他们,这说明大家对这项工作还是很关注的,体现了对公平公正选人用人环境的期待。干部工作关注度高,稍有不慎,都会导致工作被动。最近,“湘潭90后女副局长”、“山西吃空饷副县长”等事件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一提拔年轻干部,就有人炒作,说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这反映的是一种不信任感。像前段热议的周森锋、焦三牛,其实都是来自农村,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选人用人的社情民意,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这次遴选,“官二代”、“富二代”,如果你真是货真价实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我们也要,但必须与其他考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主要是比能力素质、比发展潜力、比工作实绩、比群众认可,绝不允许有特殊的竞争者。我们一定严格程序、全程公开、强化监督、严肃纪律,以公平公正取信于广大干部群众。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的报名登记表设计得非常细致,还专门设置了推荐人、推荐单位承诺意见栏,用意是什么?
钟部长:我国自古就有举荐人才的优良传统,例如,祁黄羊举贤荐能,传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佳话,引得孔子赞誉为大公无私。要知道,封建社会实行的是荐举保任制,荐人者对被荐者任职后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有功同赏,犯罪连坐。这就从制度上约束了推荐人要公道正派。而现在,公心举荐与为人跑官往往难以区分。有的人打着公心举荐的幌子,行的却是为人跑官之实。而有的人真是公心举荐,却常常被领导和组织看做是为人跑官,拒之千里,使举荐者心灰意冷。我们实行推荐人、推荐单位承诺,就是要求推荐人、推荐单位本着对事业负责、对西安发展负责的态度公心举荐优秀干部,不要拿推荐意见“送人情”,也是想让公心举荐者放下包袱,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最后,我要感谢各家新闻媒体对我们这次公开遴选工作的宣传报道,希望能继续予以支持,也诚恳地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记者 史佳
(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