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7月份陕西CPI同比上涨1.9% 创两年多来最低点

标签水产品价格  上涨  居住类价格  同比涨幅  阶梯电价  2012-08-10 08:51
 本报讯 7月,陕西“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相继实施了阶梯电价,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昨日公布,7月份,西安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涨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

  三大类价格推动CPI上涨

  据统计,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七升一降”。除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1%外,其余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烟酒、食品等七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对居民消费价格影响较大。7月份,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2.3%的涨幅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0.9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价格均拉动上涨0.44个百分点,三项合计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影响达80.9%。

  肉禽蛋菜价格同比下跌

  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涨幅较上月缩小0.6个百分点。在食品16个小类中,10类价格同比上涨,其中水产品价格上涨10.6%,油脂价格上涨9.6%,粮食价格上涨5.4%。干豆类及豆制品、肉禽及其制品、蛋、菜、调味品、液体乳及乳制品等6类价格同比下跌。

  阶梯电价拉动CPI上涨

  自7月1日起,陕西省“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户相继实施了阶梯电价方案,导致7月份电价环比上涨10.2%,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升0.42个百分点。这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的主要因素。

  陕西CPI同比上涨1.9%

  创2009年12月以来最低点

  本报讯 7月,陕西CPI破“2”,进入“1”时代。记者昨日从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获悉,今年7月,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9%,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2009年12月以来最低点。

  据统计,受肉禽及其制品、蛋、鲜菜等价格下降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6%,同比上涨1.9%,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调查的16个种类中有5类呈现下降,肉禽及其制品同比下降8.8%、蛋降5.2%、菜类降1%、淀粉降0.7%、干豆及豆制品降0.6%;其他11类中除干鲜瓜果、糕点饼干类同比涨幅较上月有提高外,其余九类涨幅均较上月有回落。

  本月,受中药材及中成药,以及人工费用等上涨影响,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4%,涨幅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中药材价格同比上涨6.2%,中成药价格上涨15.6%;受人工费用等上涨影响,个人服务类上涨7.6%;受国际金价下跌影响,首饰价格同比下降3.1%。

  此外,居住类价格涨幅较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本月由于陕西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三档阶梯电价,为了准确反映居民用电价格水平,居民生活用电采用阶梯电价的混合平均价计算,本月居民用电价格月环比上涨7.3%,对推高居住类价格上涨起到关键作用。本月居住类环比价格由降转涨,上涨1.1%,同比价格上涨2.5%,涨幅扩大0.9个百分点。

  新闻解读

  物价高位运行态势结束

  本轮物价运行呈现三大特点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了解到,7月份陕西CPI同比上涨1.9%,是2009年12月之后首次至2%以内,陕西持续两年多的物价高位运行态势结束。

  温和上涨:两年多物价高位运行态势结束

  本轮陕西物价总水平处于温和上涨态势。2010年4月,陕西CPI同比上涨3.2%,由此拉开了物价上涨序幕,2010年10月CPI涨幅“破5”,达到月度最高峰6.7%,之后逐渐下行,持续较高运行26个月后,2012年6月份同比涨幅落入2.2%,7月份同比涨幅至1.9%,从而结束了陕西长达两年多的物价高位运行态势。

  涟漪效应: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主导

  据悉,本轮物价运行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以粮食、猪肉、鲜菜等农产品价格迅速上涨为主导,继而扩散到整个食品类价格上涨。有人将这种现象比喻为“涟漪效应”。

  2010年和2011年,陕西CPI所调查食品中的16个种类价格全部上涨,其中粮食、淀粉、菜、糖、肉禽及其制品的涨幅均达到两位数,2012年上半年16种食品价格涨跌格局有所变化,其中豆制品、蛋、干鲜瓜果、淀粉这4类价格同比下降,但菜、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仍然处于高位,分别上涨19.2%、11.1%。

  “高原式”上涨:涨价面宽持续时间长

  本轮价格运行区别于上一轮结构性上涨特点,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衣、住、行、用等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全面上涨。

  同时,本轮物价持续时间较长。上一轮物价上涨持续了18个月,其中上涨10个月,回调用了8个月,涨幅最高为2008年2月的9.8%。相比本轮物价上涨从2010年4月至现在持续20余月,最高月份涨幅为6.7%。如果把上一轮物价上涨比作“山峰”式的话,本轮物价上涨显示出“高原”式。即这一轮物价上涨的特点是高点不高,但低点也不低,持续时间长,累积涨幅较大,民众普遍感受强烈。

  上涨推手

  “成本”推动陕西物价上涨

  本报讯 到底哪些原因引起陕西物价持续高位上涨?记者昨日从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获悉,主要农产品供求偏紧、成本推动、基础货币过度投放等原因都是引起物价上涨的主推手。

  首先是主要农产品供求处于紧平衡。尽管陕西粮食连续九年增产丰收,但由于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人工成本等,结构性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从而传递到其他农产品上。如鲜菜等价格上涨在本轮食品价格上涨过程中影响仅次于猪肉,目前菜价已经步入了“元”时代,市场出售的蔬菜几乎没有低于1元的,对居民生活支出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是成本推动。粮食、劳动力、能源、资源等价格不断走高,构成推动CPI上涨的“推手”,使得CPI越来越具有成本推动型上涨特征。今年以来,西安市企业人工成本上涨15%,人工成本成为继原材料成本之后的第二大增长因素。商品也因流通环节成本增加,导致销售价格被推高。

  最后是基础货币过度投放。国际上,一些经济体为摆脱经济下滑滥发货币救市,美国第二轮刺激经济量化宽松政策显现,增加了我国国内市场流动性。近两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央行采用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造成流动性过剩,推高了实体经济中各种要素价格上升。

  走势分析

  后期陕西物价下行有望

  本报讯 后期陕西物价走势如何?昨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专家分析称,推动物价上涨的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但从近期来看,物价下行有望,温和可控。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的前提下,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全年可控制在3.5%左右。

  有利因素: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保障

  一是经济发展目标适度调低,有利于物价稳定。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物价”放在继“保增长”之后的第二目标,经济增速回调为物价水平回落创造了较好的宏观环境,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房地产市场降温能够从传导链条的上游抑制物价上涨。同时我省优势产业煤炭、石油化工等增长都出现放缓态势,为稳定物价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是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主要农产品价格预期稳定。近几年,陕西粮食连年丰收,为下一阶段食品价格稳定提供了良好保障。

  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物价起到下拉作用。投资高速增长必然导致部分行业产能出现过剩,继而起到短期内调节价格、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作用。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出现非常明显的过剩,水泥行业在陕西也是产能过剩的一个典型,近几年也掀起了一股合并重组的浪潮。

  四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举措来应对物价上涨。

  不利因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

  首先是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上涨构成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是“十二五”期间物价上涨的长期因素,它直接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继而推动全社会各行各业、各种商品及服务价格“不可逆”地攀高。

  其实,部分农产品价格补涨存在可能。随着种粮成本不断增加,且种粮收益和其他种植业、外出务工收益比不断变化,部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格局仍然存在,价格可能会继续补涨,粮食、蔬菜、猪肉等价格后期仍然有反弹的可能。

  再次,水、电、气、油等价格调整对下游物价有传导作用。水、电、燃料在CPI居住类中的比重约为38%,能源、资源类商品涨价不仅直接推高居住类价格,最重要的是通过价格传导作用,继而影响居民生活消费类商品价格水平。

  最后,流动性过剩风险依然存在。由于前几个月全国公布的生产、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均差于预期,经济下行走势尚未结束。为刺激经济,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稳中见松”,而且“松”的力度有所加大。

  全国CPI破“2” 进入“1时代”

  专家:并不意味已进入低物价时期

  在6月份回落至3%以下区间后,中国月度CPI数据7月份继续下行,重返“1时代”。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较6月份2.2%的涨幅收窄了0.4个百分点,创2010年1月以来新低。7月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1至7月平均,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1%。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7月份CPI同比涨幅的收窄,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所致,并不意味着价格的实质回落。随着国际粮价、国际油价的上升,加上因国内暴雨导致的菜价上涨,CPI未来回升概率较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CPI重返“1时代”并不意味着内地已进入“低物价”时期。因为只要CPI环比仍然为正,就意味着价格和上月比仍在上涨,只是变贵的速度在放缓。 综合(西安晚报)

分享 427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