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陕首届十大百岁寿星排行出炉 第一高寿116岁

标签寿星  高寿  排行  出炉  2009-10-27 08:41

我省目前最长寿的老人是今年116岁的周胡氏老奶奶(中)。周胡氏于1893年9月19日出生于河南驻马店,18岁结婚,1937年丈夫早逝,她独自把三个孩子拉扯大。老人1958年定居于西安灞桥区至今,是一位有幸跨越了三个世纪的老人。目前,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睡眠好,三餐正常,气色好,很少生病。老人能叫出邻居的姓名,能认出多张麻将牌的名称。

    重阳节之际,灞桥区委书记陆治原(右)将慰问品送到老寿星的家中。

通讯员 肖伟 本报记者 赵福生摄影报道

●昨日,省老龄委公布了我省首届十大百岁寿星排行榜,116岁的周胡氏居首。

●昨天是重阳节,记者走访西安市几家养老机构发现,有不少企业前去献爱心,但相比而言,很少有子女到养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过节。

●昨日上午,在省老龄委组织的“陕西省庆祝老年节暨陕西省首届十大寿星排行榜、百对金婚老人庆典活动”上,34对金婚老人在西安举行了一个难忘的金婚庆典。

我省首届十大百岁寿星排行榜出炉

陕西第一高寿116岁

本报讯(记者 赵静)昨日,省老龄委公布了我省首届十大百岁寿星排行榜,116岁的周胡氏居首。

据悉,我省现有百岁老人538名,其中137名为男性,401名为女性。陕西省首届十大百岁寿星排行榜评选活动经过省老龄办和各市老龄办三个月的共同努力,截至10月15日,全省共推荐百岁以上老寿星候选人50名,其中男寿星13人,女寿星37人,经过认真筛选,按寿星户籍年龄大小排出了首届十大百岁寿星。此次上榜的十大寿星依次是:周胡氏(116岁,女,汉族,西安市)、孙凤兰(111岁,女性,汉族,渭南市)、翟秀英(110岁,女,汉族,西安市)、巩复兴(108岁,男性,汉族,西安市)、丁雅真(108岁,女性,汉族,西安市)、杨思思(107岁,女性,汉族,铜川市)、胡凤英(107岁,女性,汉族,商洛市)、刘玉莲(105岁,女性,汉族,安康市)、赵科亭(104岁,男性,汉族,咸阳市)、王明德(103岁,男性,汉族,西安市)

十大寿星虽饱经风霜,但身体都很健康,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心态平和;生活有规律,喜欢劳动;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家庭和睦,子女孝顺;远离喧嚣,环幽室简。其中,乐观开朗不烦忧被大家公认为长寿的至宝。

记者昨天走访几家养老机构发现——

献爱心的多 看父母的少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姬娜 实习生 王琪 李卉)昨天是重阳节,记者走访西安市几家养老机构发现,有不少企业前去献爱心,但相比而言,很少有子女到养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过节。“今天是重阳节,子女们不重视,只来了几个人看望老人。”在西安市汉城南路的沁春园养老院,张姓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子女们有的忙,有的离得比较远。还有几个老人更孤单,一年四季都没有子女们来看望。”据了解,该养老院提供养老床位50个,目前有40多位老人入住,最大的90岁。可以自理的老人,每月收取550元费用,不能自理的则根据程度每月收取700-1000元费用。

在长安区一家养老院,前去慰问的企业很多,但是子女却很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数子女不会记得重阳节,也不会为此看望老人,只来了三四个。相比而言,拿着礼物来献爱心的企业很多,陆陆续续10来家,人数上百个。”

“其实,盼着子女来看望是老人们最大的精神寄托,这也是老人们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这样说。78岁的冯老先生含泪对记者说:“希望子女们抽出时间多陪陪我们,尤其是每逢佳节,如果有哪个老人的子女来看望老人了,我们既开心又嫉妒。”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家养老院都有老人守在大门口等子女的现象。

西安老年福利机构入住率低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姬娜 实习生 王琪 李卉)西安市60岁以上老人有124.21万,占全西安市人口14.83%,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49%,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17.9%。据西安市老龄办福利处处长贾军孝介绍,截至目前,西安市共有各种类型老年福利服务机构110家,养老床位24000张,但是入住率却比较低。

为何入住率低呢?贾处长表示,首先与人们的养老观念有关,受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的束缚,子女不愿意送老人住养老院,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孝顺。而老人们一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到陌生的环境生活,更害怕自己这一走,子女们从此不管不问自己,亲情淡薄,有的老人宁愿成为空巢老人。其次,与养老院的位置、价位等有关,很多养老院位置偏远,外出不方便,这影响了老人的入住。他呼吁大家养老观念需改变。

万名华人重阳恭祭轩辕黄帝

本报讯(记者 文锦)己丑年重阳节全球华人恭祭轩辕黄帝典礼昨日上午在黄陵县举行,海内外万余名华人云集桥山轩辕殿前,共同祭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北宋以来,民祭轩辕活动大多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传说这一天为轩辕黄帝乘龙升天之日。为示隆重,祭祀活动一般持续1-5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黄帝陵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关注,民间祭祀活动也随之升温,每年在重阳节此间都要举行具有民间特色、规模不断扩大的民祭轩辕黄帝活动。目前,每年前来黄帝陵谒陵祭祖的华夏子孙达到数十万人。

我国正着手建立老年人津贴制度

本报讯据央视报道,我国目前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民政部目前正在着手建立普惠型的失能老人护理津贴制度以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失能老人940万,其中城市194万,农村746万,还有部分身体功能失能的老人1894万。由于缺乏社会护理,一个失能老人最少影响两个家庭,所以中国现在至少有几千万家庭被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所困扰。目前,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已经开始针对失能老人发放护理津贴的试点。

重阳节 我省34对老人集体庆“金婚”

50年前,他们英俊漂亮,穿上列宁装,那张简约朴素的结婚照见证了他们的青春;50年后,他们银发苍苍,牵起对方颤抖的手。时间见证爱情,他们依旧是彼此眼中最美最俊朗的新郎新娘……昨日上午,在省老龄委组织的“陕西省庆祝老年节暨陕西省首届十大寿星排行榜、百对金婚老人庆典活动”上,34对金婚老人在西安举行了一个难忘的金婚庆典,将夫妻50年相知相爱、患难与共的历程“秀”给在场的人。

老来俏 只为做最美“新娘”

上午10点多,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阅江楼前已是人头攒动,红色的拱门掩映着一对对步履蹒跚、相互搀扶着的老人们幸福的脸庞,处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哎哟!还是不要化了!都这把老骨头了,还涂脂抹粉的,会被人笑话的!”大厅热闹,化妆间更是“人气爆涨”。化妆台前,一位两鬓斑白的76岁老奶奶害羞地扭过头。“奶奶,今天您可是‘新娘子’呢,哪有结婚不化妆呢?化化妆会年轻许多,看起来更漂亮呢!”年轻化妆师的一席话,立即让老奶奶眉开眼笑。

在化妆师要求下,这位多少年都未化过妆的老奶奶像孩子般顺从地眯上眼,涂了年轻时才抹的胭脂,描了柳叶眉,化了鲜艳的口红。化完妆,爱美的老人在镜子前整整衣服,转了两圈。她望望了身边同样已头发花白的“新郎”,亲热地为他整了整衣领,笑得那么甜。

金婚老人 牵手步入庆典现场

“老太婆,你慢点走,灯光暗,小心绊倒!”活动还没开始,76岁的老人白秀明细心地扶着老伴李玉英,生怕她摔跤。“我4个子女,还有4个孙子,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张大爷说,家里人多事多,多亏了妻子把家掌管得井井有条。见老伴称赞自己,李奶奶松开了他的手,不好意思地转过脸,呵呵笑。

中午11时许,随着庄严的《结婚进行曲》奏响,身着红色喜庆唐装的5对金婚老人代表,相互搀扶着走上红地毯,依次迈向舞台。与年轻人们的婚礼礼堂不同,橙黄的灯光下,腿脚不灵便的夫妇们只能携手相扶登上台阶。曾经挺拔的身躯如今也稍有佝偻,但被灯光掩映成金色的华发却绝对是舞台上最浪漫的色彩。

秦腔名家李小锋光碟免费送读者

千名老年读者重阳节里收到礼物

昨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敬老节”,由本报联手秦腔名家李小锋先生举行的重阳节敬老活动——免费送秦腔光碟活动如期举行。近千张光碟在三个小时内悉数送出,千名老年读者不仅免费获得了“梅花奖”得主的秦腔专辑,也有了一次与偶像零距离接触的难得机会。

昨日早上8点左右,虽然天空飘着绵绵的细雨,而距离光碟的发放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但本报的营销管理部门前已经有200多名读者排起了长龙。据了解,这些读者大多是离退休干部和工人,他们中有从三桥和灞桥一大早赶过来的,也有来自纺织城和临潼的读者。早上9点多,原来预定的发放数额已经完成,但依然有读者持续赶来。李小锋先生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亲自又送来一批光碟满足读者需要,但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光碟又全部送出。

经过粗略统计记者获知,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此次活动共送出近千张秦腔光碟,包括《打柴劝弟》、《白逼宫》和《劈山救母》等李小锋先生的经典唱段和剧目。李小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秦腔是一门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喜爱的艺术,能够在重阳节与媒体联合做这样的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健康长寿,希望全社会能关注他们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天天都过敬老爱老的“重阳节”。(三秦都市报)

分享 808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