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市政公用局获悉,西安城墙内最后一条未改造的轴线大街——东大街,今日起开始大规模综合改造。建成后的东大街为双向6车道,骡马市、端履门新增的两处地下通道也将实现人车分流。
基础设施老化东大街需改造
东大街位于西安老城区明城墙内,西起钟楼,东至东门,全长约2.2公里,是西安最繁华、最主要的商业区域,也是西安城墙内唯一一条未进行大规模提升改造的轴线大街。
随着西安的城市发展,东大街基础设施老化,交通拥堵现象也日益严重,环境质量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严重影响该地段发展的瓶颈。为改变区域状况,2010年11月至去年5月,市政部门先期对东门-大差市段700米路段进行了改造。
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延续和提升东大街的商业氛围,发挥其商贸竞争优势,此次对东大街(钟楼-大差市)段展开大规模综合改造。
新增地下通道避免人车混行
改造后的东大街是双向6车道的3幅道路,将大大提升区域通行能力。人行地下通道的投用也将人车分流,实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道路更畅通、安全更有保障。
明年9月底工程全部完工后,东大街的综合环境将可媲美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并与它们相得益彰,成为古城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期围挡阶段原有快车道仍可通行
过往车辆请提前分流
东大街为繁华路段,围挡施工肯定会对交通带来影响。市政部门在东西南北门、钟楼盘道等处设置交通疏导标志牌,提醒过往车辆提前分流。此外,一期围挡部分为辅道和人行道,原有的双向6车道道路仍可通行。
该工程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沿线有钟楼、骡马市、端履门、尚德路、大差市等十字路口,为尽量减少因施工带来的交通拥堵,市政部门结合工程特点,将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层层落实到人。
同时,市政部门在东西南北门、钟楼盘道、大差市十字、端履门等主要路口设置交通疏导标志牌,提示社会车辆提前分流;在各大单位门前设置临时出入便道;在医院门口设置绿色通道。同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对交通的影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一期围挡部分为辅道和人行道,原有的双向6车道快车道仍可通行。
咋改造
新建两处地下通道
作为西安市的城市交通工程,此次改造西起钟楼,东至大差市,主要包含道路、雨污水管道、电力管沟、通信管道、交通、照明及端履门、骡马市地下通道等单项工程。
机动车道:双向6车道
改造道路全长1480.817米,包括人行道道路总宽50米。
改造后,机动车道宽19米,为双向6车道的3幅路,两侧分隔带各宽2米,两侧辅道各宽7米(公交港湾处8.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6.5米(公交港湾处5米)。
地下通道:新建端履门骡马市两处
本次新建的人行地下通道共有端履门和骡马市两处。
端履门地下通道设8个出入口,主通道宽度10米,连接通道宽6米,出入口宽度3.6米。
骡马市人行地下通道设4个出入口,主通道宽度9米,出入口宽度5.5米,同时设电梯和台阶。
人行道:铺设透水砖和花岗岩
改造后的人行道将铺设灰色花岗岩、黑色花岗岩和透水砖。公交站、银行、药店、商场、各大路口等地,将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铺设,风格与古城浓厚的历史氛围相融合。
公交专用道:涂敷红色防滑涂层
公交专用道将涂敷4毫米厚的红色防滑涂层。这种路面除了美观外,面层更耐磨,能延长普通路面的寿命。
咋施工
将分三期进行围挡
由于改造工程地处繁华街区,商铺繁多,人流车流较大,施工将分三期进行围挡。
一期围挡从今年10月31日到明年1月31日,对辅道、人行道、地下通道出入口进行施工。
围挡范围为:南侧骡马市-西安饭庄长600米的辅道,和北侧案板街-尚德路长度670米的辅道、部分人行道,骡马市、端履门人行地下通道的出入口。第一阶段先围挡辅道,人行道供过往行人通行。第二阶段围挡人行道,预留2米供行人通行,并将已建成的辅道划分成公交专用道和非机动车道,工期90天。
骡马市、端履门地下人行通道出入口部分,由于拆迁尚未到位,加之管线迁改繁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需围挡施工180天。
二期围挡拟定于明年3月1日至5月30日,共90天。拆迁到位后开始二期围挡,进行剩余的辅道、人行道、地下通道出入口的施工。围挡方式与一期相同,分两个阶段进行。
三期围挡拟定于明年6月1日至9月30日,对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部分地下通道进行施工。
前两期施工完成后,开始围挡机动车道部分,对机动车道及这部分地下通道进行施工,并将已建成的辅道和人行道开放,供过往车辆、行人通行,工期120天。
本组稿件由记者郭欣采写(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