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2.5采集设备。(本报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 高乐) 记者昨日从环保部门了解到,明年我市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PM2.5将纳入考核,明年1月1日起,我市14个监测站将全面监测PM2.5。
尾气扬尘燃煤占PM2.5总量逾7成
PM2.5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燃煤烟尘和扬尘,这三项污染物约占PM2.5总量的75%。
据统计,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目前已突破150万辆。其中高排放的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占到近20%,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越来越突出,大气中氮氧化物年均浓度以4%的速度逐年递增。全市PM2.5中20%~30%来自机动车排气污染。目前全市正常运行的燃煤锅炉有852台,年排放的二氧化硫达5.24万吨、烟尘达3.28万吨,占全市PM2.5控制总量的约20%~25%。
另外,来自工地、道路的扬尘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监测数据显示,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为24.39吨,各类扬尘占PM2.5总量约15%~25%。
明年14个站点全面监测PM2.5
我市地处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的关中盆地,受秦岭山脉、黄土高原影响,全年静风和沙尘天气约占34%,是国内特大型城市中达标难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据悉,西安市在今年6个子站监测PM2.5之后,明年监测站将达到14个,全面监测西安市的PM2.5。目前监测设备等仪器已配送到位,将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明年1月1日起全面发布PM2.5信息。
新标准蓝天“门槛”提高
今年国家出台了修订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从2016年起全国统一执行,部分重点城市先行一步。新标准增加了PM2.5、臭氧、一氧化碳三项指标。
据统计,西安市PM2.5大气综合实验室自今年7月1日监测PM2.5以来,截至昨日,共计141天的时间里,有78天达标,其中优级天数达到20天,不达标天数为63天。达标天数占到总天数的55%。据环保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安空气质量较好的月份集中在5月份到10月份。今年进入11月,截至昨天共有15个污染天,其中重度污染达到6天,分别是本月的2日、6日、9日、14日、17日和18日。(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