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市委市政府兑现2012年承诺 10件惠民实事完成

标签厨房  冬季  市委市政府  人行天桥  地下通道  2013-01-07 09:49

  不久前投用的朱宏路-凤城二路人行天桥 (资料图片)

  增设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建设9座立交、开建8992个停车位、新建40个“群众厨房”馒头加工销售网点、新增55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农村中小学冬季有了空调供暖……记者昨日了解到,去年市委、市政府为市民承诺办理的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如期兑现承诺。

  1

  缓堵保畅工程

  建设改造13座人行过街设施

  截至去年12月底,缓堵保畅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4.3亿元。全年已开工建设立交工程9座,超额完成7座的任务。

  去年建设了东门里过街地下通道、解放路与东新街十字地下通道等13座行人过街通行设施。改造了82个城市干道支路、65个道路和交叉口,改造了大庆路与桃园路十字等64项公交港湾。

  2

  缓解停车难

  开建8992个停车位

  截至去年12月底,已开工(含完工)建设停车位8992个,同时25处停车场的停车诱导系统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

  3

  放心食品工程

  我市可日产放心豆腐200吨

  今年完成了114家放心粮油店的创建,同时新建“群众厨房”馒头加工销售网点40个。放心豆制品工程中,爱菊豆业基地二期工程等已经完成,全市目前已具备日产豆腐、豆芽各200吨的生产能力。另外,我市已经累计发展社区蔬菜直销点363个。

  4

  改善中小学幼儿园就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取暖问题全部解决

  7个农村区县的550所学校空调设备已于去年9月底全部安装完毕,全市农村义务段中小学学校冬季取暖问题已得到全部解决。去年我市启动了阎良区、长安区、户县等3区县校车试点,目前102辆校车已全部交付使用,并正常运营。

  5

  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建10余万套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房

  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107492套(户),新增加了租金补贴发放户4217户,廉租住房已分配3864套。目前全市经适房已竣工12407套。

  18个村安置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4.2亿元,已完成了18个村、涉及约2.9万人。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7063户农户住房主体工程。

  6

  提升城市供热能力

  新增供热面积550万平方米

  我市去年开展太华集中供热工程、城北集中供热项目(一期扩建)、西安雁东集中供热项目,这些供热项目共新增供热面积550万平方米,我市总供热面积达到约2600万平方米。

  7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解决了35.5万农村人饮水安全

  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已建成工程200处,完成投资1.6499亿元,解决了35.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惠及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灞桥等区县农村人口。

  8

  整治规范渣土车运营秩序

  渣土车限时限速限路线管理

  《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已于去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市已对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实施技术限制和改造,同时加装补盲镜、防护网等。另外,在市区范围内对渣土车实行限时、限速、限路线管理,建筑垃圾清运实行每日登记申报制度,推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出土工地出入口实现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我市新增消纳场12处。

  9

  加快农村道路改造

  建设农村村内道路192公里

  全市农村公路二级网化工程中,截至2012年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6.86亿元。截至12月底,全市二级网化公路工程8个子项目已基本建成通车,绿化、安保等后续附属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另外,农村村内道路建设完成192公里。

  10

  建立PM2.5监测和防治体系

  新增2个完善6个监测点

  去年新增了长安区、阎良区2个PM2.5监测点,完善了高压开关厂、兴庆小区、纺织城、小寨、市体育场、高新西区等6个监测点,新建了我省第一座环境空气监测超级站,这些监测点已对社会公开发布PM2.5监测结果。去年启动了有机废气治理,初步建立了以PM2.5污染防治为重点,兼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它污染物防治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记者 吕(西安晚报)

分享 549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