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花炮厂48袋产品来源不明 查封次日即出现事故

标签公司  爆炸事故  安全生产  大桥垮塌  2013-02-04 10:14

每经记者 张静 发自渭南

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垮塌事故,始作俑者为一辆运输鞭炮的卡车,亦让货物起运点——陕西蒲城宏盛花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盛花炮公司)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陕西蒲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蒲城县安监局)获悉,蒲城县相关部门已于2月1日连夜查封了宏盛花炮公司,查获烟花礼弹10300余件,然而其中有48袋共960枚花炮疑似属于超范围产品,且来源不明。

据参与调查的人士透露,经过对该公司生产线的查验,并没有发现这些花炮的生产遗留痕迹,亦无直接证据表明这960枚花炮与爆炸车辆所载花炮为同一产品。

漩涡中的宏盛花炮厂被河南、陕西两省警方查封,外人则很难入内。然而,被查封的次日,该厂区疑似发生一起爆炸事故。“2月2日早晨7时许,宏盛公司厂区发生了爆炸。” 当地村民对记者称。

就此,《每日经济新闻》向蒲城县安监局局长王宏伟求证时,其回应称并非是爆炸事故,只是公司一间员工宿舍的电线起火,引燃了一些杂物。

近千枚花炮产地不明

蒲城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在国内与湖南省浏阳地区齐名,被誉为“中国花炮之乡”,而宏盛花炮公司就位于“花炮之乡”桥陵镇六井村。

在紧邻一条乡村道路的宏盛花炮公司门外,停着两辆分别为陕、豫牌照的警车和一辆挂着河南牌照的危爆品运输车。守在门外的一位警察向记者表示这里已经戒严,随后便闪身进了院中,并嘱咐看门人关好大门。

“我们在宏盛花炮公司共查封了10300余件烟花礼弹,其中有48袋共960枚花炮疑似超生产许可范围产品,由于没有商标,目前尚未查明这960枚花炮产自哪里,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些花炮和爆炸车辆所载花炮为同一产品。”王宏伟告诉记者。

对于上述来路不明的花炮,蒲城县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公安、安监等相关部门曾对宏盛花炮公司生产线进行查验,但没有发现这些花炮的生产遗留痕迹。同时,调查人员还逐一对该公司留守人员进行逐一询问,也未能得到相关证词证明这些花炮产自该公司。因此,不排除存在贴牌生产的可能。

此外,该宣传部负责人透露,由于涉及此事的该公司相关人员已被河南警方带走调查,目前蒲城方面尚未掌握更多关于此次花炮交易的证据,在已经进行的调查中也未发现关于此次花炮交易的发货单、提货单等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述宣传部负责人介绍,1月4日,在蒲城县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中,为了防范事故,包括宏盛花炮公司在内的蒲城县88家花炮企业均已停产。宏盛花炮公司工人大多来自河北等地,公司停产后均已放假回家,目前只有几个负责看门的人员留守。

查封次日出现起火事故

记者发现,该公司厂门附近一角围墙及房屋坍塌,被人用彩条布围盖了起来。而隔着门缝看进去,该公司院子空空荡荡,鲜有人员走动。在距宏盛花炮公司约200米外,有两户人家,其中一户村民告诉记者,昨天(2月2日)早上7点左右,宏盛花炮公司发生了“爆炸”事故。

“我听见外边响了两声,出来就看见那些警察都往地里跑,边跑边喊‘着了’‘着了’,花炮公司院子则翻腾着升起一团黑烟,还有‘轰、轰’的爆炸声。”该村民表示,因为宏盛花炮公司经常在对面土路上试炮,起初听见爆炸声的时候,她以为是公司又在试炮,但她出来看时才感觉不对。

而宏盛花炮公司四五百米外的一家废品收购站老板亦证实了这次“爆炸”事故,“那公司不是出事了么,我估计是安监部门把查出的不合格产品引爆了。”

对于发生“爆炸”的原因,上述村民则表示,当时在场的警察曾询问爆炸时,是否有人没能从院子中跑出,“我听他们说好像是电线起火了,不知道把啥引着了。”

就上述情况,记者向蒲城县安监局求证,王宏伟则否认发生爆炸,“只是那个公司一间员工宿舍的电线起火,引燃了一些杂物。在火灾中,也无人员伤亡。”

蒲城政协报告:非法生产花炮曾占全县总产量的1/2

公开资料显示,蒲城县是陕西三大传统花炮产区之一,也是西北五省(区)最大的花炮产销基地。当地花炮生产制作历史至今已有1400多年,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10年“蒲城花炮”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形成了“南有浏阳,北有蒲城”的格局。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关于蒲城花炮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花炮虽为蒲城县传统特色产业,但和浏阳、醴陵、上栗等地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12年3月,蒲城县县政协经济科技法制委员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生产经营者以及赴湖南、江西等地考察学习的形式进行了调研,最终形成这份报告。

该报告称,蒲城县花炮产业存在“发展环境差、产业层次低、相关人才缺、品牌意识差、企业融资难、财税贡献小”六大问题。仅以财税贡献为例,该报告称,“2011年,我县花炮税收仅30万元,而江西上栗花炮创税10亿元,浏阳花炮创税10.5亿元。”

在未完成整合前的2011年,蒲城县共有花炮企业137家(整合后现为88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1000万元以上的无一家。2011年,蒲城县花炮业产值4.5亿元,而浏阳花炮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总额为231亿元。

蒲城当地一位官员表示:“现在花炮产业就是能解决些就业问题,全蒲城大约有5万人从事花炮生产。再一个就是,这是蒲城的特色产业,也是非遗项目。”

事实上,伴随高风险的花炮产业除了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外,对当地经济发展并未有太大促进作用。但这仍是暴利行业,《中国经营报》曾报道称,花炮产销旺季,在花炮厂打工的拌药工“月收入3万元也是比较普遍”,而蒲城县某花炮厂老板月收入可达到30万元。

因此,受暴利驱使,一些没有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便从事着非法生产经营活动,且规模不小。前述调研报告称,“据估计,2011年我县非法生产的花炮数量占全县总产量一半左右。”而王宏伟则告诉记者:“2012年,蒲城县共查处288起涉及非法生产花炮的案件,其中刑事案件13起,刑拘16人。”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蒲城县官网上看到,仅2013年1月,该县公安、安监等部门就查处四处非法生产藏匿窝点,查获3200余发(管)礼花弹、200余公斤炸药以及两万余枚刚装完火药还为来得及封口的鞭炮炮筒。(每经网)

分享 517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