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日前与网友在线交流,探讨城镇化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话题。
“城镇
被问到新型城镇化是否为了拉动GDP时,辜胜阻表示,城镇化会拉动GDP的增长,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保障民生,特别是要保障农民工兄弟的民生。他指出以前重物轻人的城镇化,是“先高楼林立,而居民幸福感下降,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偏重点从土地转向人
过去的城镇化,更多的是考虑到土地,是一种物的城镇化。过去十年,土地的城镇化速度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镇化速度,达到2到3倍。这一次讲的新型城镇化,是从偏重物的城镇化、偏重土地的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
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
这一次的城镇化是要改变城市中间的市民和农民工的这种二元结构。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不管你是市民还是农民工,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上面都应该是均等的。
产业支撑 不搞空城计
从单纯做大的城市规模向重视城市合理布局转变。我们国家现在中小城市的数量还是太少,人口过多地集中在超级城市,使大城市集中爆发。新型城镇化还要特别强调产业支撑,不能搞空城计,要把城镇化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
城镇化改革要提防什么
有城无市过度化
防止“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像巴西城镇化现在已经超过90%,但是巴西的农村人口在城市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大量的人集中在贫民窟里面。
速度至上大跃进
防止“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我们现在有些地方一哄而起搞大跃进,一味地追求城镇化的高速度和规模扩张,这就会掉进速度至上的陷阱。
高地价推高房价
防止城镇化的“房地产化”。特别要防止地方政府过度地依赖土地财政,用高地价推高房价。无规划大城市病防止特大城市的“大城市病”。雾霾,70%、8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这都是一种大城市病。实施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划。 综合
相关新闻
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突破3600万
农民工养老问题 5年内将集中爆发
重庆开县,被誉为全国第一劳务大县,人口165万,常年外出务工者达55万人。而团凤村共有3086人,50岁以上的农民工有300多人。
为调查农民工返工潮,记者17日(正月初八)在团凤村随机采访了72人,有19名50岁以上的农民工,最大的已65岁。19人中只有一人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开县劳务办主任袁万祥表示,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凸显,而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的问题,将在5年内集中爆发。
■数字
《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我国农民工总量:25278万人
50岁以上:14.3%
首次突破3600万
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4140万人,占比16% 据《东方早报》(华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