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政协委员建议:合并初高中 取消教师资格终身制

标签初高中  政协  终身制  委员  教师  2010-03-13 11:06
国政协委员朱静芝,是一位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多年来,在政协会议上围绕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在今年的会议期间,朱静芝委员的提案依旧围绕教育展开,她建议国家改革教师资格制度,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中国教师总量趋饱和 资格终身制不利素质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朱静芝委员谈到,教师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教师资格制度的实行已经成为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正常化,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逐渐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朱静芝委员介绍说,目前,我国对教师的教育主要是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职前教育主要是通过师范院校培养师资,或在综合性大学修得大专或本科学历,经参加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进入教师岗位。职后教育主要是对中小学教师开展了继续教育工作,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或鼓励教师自学提升学历和学识或参加高一级的研修。

  相对国外师资培养,我国师资培养入职教育环节尤为薄弱,特别表现在教育实践(实习)时间较短,专门的业务培训时间短,缺乏针对性且多流于形式;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岗前培训的理解不够,导致考前培训走过场,业务提高传帮带作用发挥不足;校本培训缺乏科学的指导,收效甚微。朱静芝委员认为,而由此带来的矛盾是很突出的,教师总量已趋饱和,涉及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学科教师资源依然缺乏。而与之对应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学历要求显得偏低,不利于提高新教师的素质和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我国目前教师资格证书还是终身制,即“一证定终身”,难以形成教师激励和提高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建议合并初高中 引导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这些问题,朱静芝委员建议,修订完善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提高学历标准。目前主要是做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以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形势。朱静芝委员认为,现行学制和教师资格制度需要改革,要设置专门教师培养学院,小学5—6年制,合并初中、高中为中学5年制,师范教育本科为5年(4年专业知识学习,1年教育实习),逐步取消师范教育专科学历培养层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种类,设置5年制初等职业教育(职业中学、特幼教)和4年制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院)。

  朱静芝委员建议,重新划分教师资格种类,根据学制可划分为小学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初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大学教师资格等5种。重新划定学历学位标准,如中小学和初等职业教育均要求达到大学本科学历,高等职业学院和大学要求达到研究生学历和硕士以上学位。

  同时,还应该改革教师培养培训体制,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现有培养培训体制为职前学习、入职培训和职后提高三个层次,引导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实行定期审验注册,可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情况结合或参加相关内容的业务知识培训结合。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与继续教育、职务晋升挂钩,要求在职教师参加一定周期和学时的提高培训并合格。(西部网)

分享 516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