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西安借力世博做宣传 世园会广告亮相上海滩

标签世园会  西安  世博  上海滩  广告  2010-05-06 09:16

西安城市形象宣传片亮相黄浦江畔。 记者 魏影 摄

2010年4月30日晚,当10万枚烟花在浦江上空璀璨绽放,“东方明珠”上海向世界发出热情之邀。那一刻,西安虽远在千里之外,却以盛唐的万千气象、以耀眼的东方文化、以世园会的热情相约,目睹着上海的盛景、参与着上海的盛事、预示着“下一站,西安”的盛况。

从4月28日晚开始,作为西安见证、参与上海世博会,并向全球各国人士发出邀请的平台,西安系列形象宣传片正式亮相浦东金融区震旦大厦LED显示屏。从当日起,西安市在世博会期间投放的户外广告全部到位,在沪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西安风尚”。

巧借东风

上海女孩期待西安约定

飞机落地上海浦东机场。不管是上海本地人抑或外地人,出了机场,印象最深刻的或许不是浦东机场的现代化,也不是已经白热化宣传的世博会大展板,而是扑面而来的机场四块超大组合灯箱和迎宾大道旁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双脚刚落上海,西安人就发出了“下一站,西安”的邀请。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西安举办。如果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和现代文化的一扇窗口,那么,西安世园会,则是让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国游客体验中华历史经典、感受“绿色引领时尚”的一次绝佳机会。

4月30日上午10时多,上海市民张景之到浦东机场接机。她非常惊讶远在西部的西安竟然把广告做到了上海,而且还是各地人流汇聚沪上的世博会期间。她没想到,印象里那个黄土高坡、白羊肚毛巾、“陕西黄土埋皇上”的西安,竟然会有“山水之城”的曲江南湖和浐灞、有展示高端产业、聚集一流人才的高新区,还有“卫星之城”、“光伏之城”的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我一直以为上海人处在全国信息的最前沿,具有最开阔的眼界,但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落伍了,竟然不知道西安是这样一个融合古今、现代化十足的大都市。”张景之感慨地说。

但令这个“90后”女孩更惊讶的还是西安发出的大气之约——“下一站,西安”。“很雄伟、很霸气,底气十足的感觉,我相信西安会继上海之后,成为中国又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张景之很期待即将到来的暑假,她说自己会选择“错峰出游”,当全国人民都汇聚上海看世博的时候,她会选择一路向西,目的地直指西安。

借船出海

西安形象深入沪上人心

参观世博会的各地参观者,如果选择轨道交通,那么一定会与西安“不期而遇”。在通过世博园区的4号、6号、7号、8号线上,以“丝绸之路起点”世园会入园雕塑为主体的宣传海报和2011年西安世园会形象代言人闫妮的笑脸海报,张贴在地铁车门最显眼的位置。

“丝绸之路起点”世园会入园雕塑为主体的宣传海报,根据著名设计大师陈绍华的思路而创作。作品主图由代表东西方的两条腿组成一个人字,象征着东西方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相处,共同支撑和拥有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作品暗合“下一站,西安”的主题,以动感活泼、创新性,寓意着东西方游客正纷纷奔赴西安,使西安成为继上海之后的又一个聚焦世界眼光的中国城市。

从整体看,地铁车壁广告与车门广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主体元素也基本相同。乘车者在被车门上的“西安”主题广告吸引后,会惊喜发现车壁上还有一组更为特别、新颖的同主题广告:行走的双腿上被填充了法门寺、钟楼、大雁塔等著名景点的图标,还标上了各种字体的“西安”文化符号,既显示了西安博古揽今的大智慧、大文明,也体现了西安历久弥新的大包容、大开放。

据西安市委外宣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组主题海报寓意有二,其一代表奔赴西安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黑白黄三色代表各色人种),其二是“三人为众”,代表西安人将众志成城,办好世园会。

吴晓瑾是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她每天都会在浦东云台路地铁站搭乘7号线到浦西上班。4月29日上午上班时,她惊喜地发现了这些设计新颖、寓意深刻的海报。

“我还没有去过西安,海报上的西安比我想象中的更时尚、更具体、更新鲜。”吴晓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加赞扬西安市通过地铁车门、车壁广告宣传城市品牌的做法。

她说,轨道交通是上海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人均停留时间为16.8分钟,特别像4号线是环线,沿途要经过多个人流量很大的繁华路段,7号线承接磁悬浮列车线,也是上海的热门线路之一。另一方面,世博园周边线路更是近期热点线路,人流量比平时也大了很多。在这种背景下,“西安”主题海报以如此新颖的形象出现,肯定会给世界各国人士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借梯登高

西安历久弥新反映国家巨变

“中国历史的底片”

“中国文化的名片”

“中国精神的芯片”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门迎客当日,日发行量约百万份的《新民晚报》在特刊上,如此定位和宣传西安。同时,《文汇报》《新闻晨报》等沪上主要纸媒,均以史无前例的版面和篇幅,给予西安最隆重的推介。

以《新民晚报》为例,特刊除了登载上海轨道交通世博导乘图外,还以“华夏故都、山水之城”西安请柬的形式,登载了西安市区主要景点分布和大西安部分景点示意。“下一站,西安”,以这座千年古都传承华夏古都的神韵、展现山水之城的魅力、描绘千年帝都的未来、诠释中华文化的精义、撷取都市的气息等定语,给了西安最全面、最精确、最深刻的定位。

此外,当日的《新民晚报》还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对西安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等四区一港两基地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为沪上居民勾勒出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

刘广义是看着《新民晚报》长大的老上海人。他连连赞叹:“中华五千年,寻根在西安!西安果然名不虚传!”73岁的刘老先生说,西安坐拥几近完整的五千年中国文明史,是中国历史的天然博物馆,在国际旅游者心目中,上海是中国经济之都,西安是中国的文化之都。

看西安、游西安,都会让人产生浓厚的家国归属之感和民族优秀之感,因为西安景点示意图和西安文化精义介绍,当天的《新民晚报》也具有了特别的收藏价值。

除了这些,刘广义老人还对西安的“新区”特别作了了解。他认为,西安历久弥新,生机勃发,微缩化地反映了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伟大进程。

锦上添花

西安有声有色增彩沪上繁华

上海的繁华在夜晚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而西安的丰富宣传片则为沪上的繁华锦上添花。

入夜,华灯初上,黄浦江两岸流光溢彩。陆家嘴国际金融区高楼林立,东方明珠、震旦大厦、金茂大厦……这些上海地标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之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雄伟壮丽。

4月28日晚,震旦大厦上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LED屏幕上依次出现“下一站,西安”、“华夏故都”、“山水之城”、“世界旅游目的地西安”、“西安世园会欢迎您,2011”、“WELCOMETOXI’ANCHINA”六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记者特别注意到,除了后两幅是纯汉字和英文外,前几幅分别配有兵马俑、代表吉祥的朱雀瓦当、祥云图纹、世界地图等,体现了西安由古至今、逐渐国际化的蜕变之旅。设计简洁、色彩运用大胆,视觉冲击力超强,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据了解,围绕打造“华夏故都、山水之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西安”城市新形象,唱响“今年上海看世博,明年西安游世园”等口号,我市于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上海市机场、地铁、公交、地标建筑LED显示屏等大量投放形象广告。震旦大厦超大LED西安宣传画面正是其中的大手笔之一。

这一地区,平时日均人流量约20万人次,节假日约100万人次,世博会开幕期间则达到了200万人次。他们,都将欣赏到西安的新形象,感受到西安人民盛情友好的邀请姿态!

同样,在可能是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繁华路段之一——南京路步行街东口宏伊广场的LED大屏幕上,一段FIASH短片,飞越兵马俑、大雁塔、浐灞水面,将一个现代版的浓缩精华的西安形象展示给了世人。

世博助力

“西安约定”传播五湖四海

流光溢彩、古色古香的陕西馆是世博园中国馆省市联合馆中的最具特色的一处。5月1日世博会开幕,细心的参观者会发现,以西安世园会形象代言人闫妮为封面、以“绿色引领时尚”为主题的西安世园会宣传册,在世博会正式开幕之日,也亮相这里。随着参观者的携带,这些宣传册成为西安对外宣传的活动窗口。

与此同时,相关宣传册也同时进入西安大明宫馆。据两个展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日摆放的宣传册很快就被游客们搜集一空作为藏品,工作人员不得不多次补充。

世博会期间,市委、市政府紧扣历史文化与绿色现代二元题材,以古老和活力为传播要点,设计制作了中英文版的宣传折页。中文版以一套六份三折页的形式,分别体现西安城市概况、人文历史、旅游观光、科技教育、绿色生态、2011世园会等内容,旨在推介西安的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三大城市品牌”,诠释西安既是古老的,又是新兴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淳朴的,又是时尚的;既是黄土的,又是绿色的城市新形象。

在市委、市政府巧借东风、“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全面展现西安名城魅力、提升西安城市形象、促进自身发展的决策下,已经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已然成为西安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西安全面展现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老城与新城的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的相互依托。

当840万西安市民对世博会家喻户晓之时,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各国人士,也重新认识了西安,记住了“下一站,西安”的约定!记者王丽(西安晚报)

分享 518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