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全国统一社保卡 能否实现待遇公平(图)

标签社保卡  2013-11-09 12:21

 
    我国不同人群社保待遇差别较大,机关事业单位
与企业养老金的“双轨制”多年来饱受争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383”改革方案时,提及“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建议“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医保参保补贴实现‘费随人走’、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逐步取代户籍制度”……这样做真能让所有人公平享有社保待遇吗?

  在很多人看来,“383”方案中提到的“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如果顺利推广,不分户籍全民享受,就意味着社保碎片化难题的破冰,以及户籍壁垒的突破。

  未来社保改革是否会参照这一路径实施,仍然不得而知。但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保专家唐钧看来,细节可能会有出入,但社保统一的大方向不会错,“这是社会发展必然,也是民众需求”。

  >>多个社保制度并存

  身份不同待遇不同

  “我国现行社保体系,总体上处于一种‘碎片化’状态,过度分割、杂乱无章、漏洞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曾这样总结。

  在我国社保体系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轨制”;城镇职工与居民实行不同的社保制度;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不同参保群体的意愿和要求,各地还采取降低费率、单独建立小制度的办法,以覆盖当地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务农农民、失地农民等不同群体。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则将我国社保体系以身份来区分为4类,身份不同,待遇不同。

  >>社保受户籍限制

  造成不公平

  2012年,被媒体称为“北京爱情故事”的廖丹夫妇,因其遭遇引发社会再一次对现行社保制度的深刻思考。

  从2007年起,患尿毒症的杜金领靠透析维持生命,让靠低保维持的家庭雪上加霜。丈夫廖丹私刻医院财务章,偷逃缴费51次,累计17.2万元。2012年,廖丹因诈骗罪被判刑3年缓刑4年。事实上,早在2011年年底,我国就已织就了一张由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三类医疗保险构成的全民医保网,覆盖人群超过13亿。可嫁到北京的河北人杜金领,却因为离开了农村、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城市户口,进了全民医保网的盲区。杜金领如果要办医保,只能回河北农村老家参加新农合,必须在当地治疗才能报销费用。但她已在北京结婚生子生活了十多年,回老家长期治疗是不现实的。

  杜金领面临的两难境地,正是由于我国社保制度存在的不易流动、难衔接等特征造成的。社保受到户籍限制,医疗保险异地不能报销,流动人口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城市低收入人口,包括新迁移人口一旦丧失获取收入的能力,却因为不是当地户口而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他们的遭遇,让社会不得不重新思考,不仅要人人享有社保,更要人人公平地享有。

  依托于户籍制度建立的社会保障,因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只实现了省市统筹,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财力雄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自然比小城镇和不发达地区高。

  “这便形成了社保体系中的贫富鸿沟。”唐钧认为,如果不尽早改革,实现全国统筹,社会保障中的“贫富”鸿沟将进一步加深,以低收入群体为主要统筹对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失去意义。

  >>未来社保改革

  亟待打破双轨制

  十八大之后,一些社保制度改革的端倪已经显现。2011年人社部就曾表示,拟在“十二五”期间,向全国发放8亿张社保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全部采用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以实现个人跨地区就业、社保转移接续。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可能实施的社保制度改革,能否打破社保双轨制?在推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时,一张卡能否实现公平的享有福利待遇?值得我们期待。

  >>答疑解惑

  本报专访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保专家唐钧,为你解答社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社保公平的难点。

  三原因致社保异地转移接续难

  华商报:关于社保在不同省份转移接续,已讨论多年,为何一直论而不决?

  唐钧:大体上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财政分灶吃饭和统筹层次低下等原因造成的地域割据,这跟目前的统账结合制度设计有很大关系;第二,制度碎片化导致的不同制度之间的便携性困境,比如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等;第三,没有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保电子平台,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制度便携性的建立和改善。

  尽管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不同地区不同省份转移时可以接续,规定原参保地15天之内办完转移凭证,新参保地也必须在15天之内办完接收程序。这在实际操作上,难度特别大。

  社保公平的实现 难在利益调整

  华商报:统一社保卡,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保公平?

  唐钧:社保的公平,不在于统一的社保卡。所谓的社保卡只是社保结算的一个载体而已。要整合“碎片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公平的社保体系,就目前来说,不同制度间的“转移接续”是重要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工的转移接续问题。

  现在对社保制度进行整合,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在政策方面,也已经相当明确。真正的难点,恐怕就在于利益调整。利益调整,涉及地区利益、群体利益。等全国统筹的时候,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也有一个调整问题。

  此外,我还担心,社保统一之后,之前各个地方挪用的社保金该如何处理?挪用之后追不回来的社保金缺口,该怎么办?

  户籍制度现在是个障碍

  华商报:如果用社保卡逐步取代户籍制度,那么户籍制度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

  唐钧: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都不跟户口有关,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以享受,那么户口制度存不存在就没有意义,无非就是一个登记,无非是让政府知道你在哪。

  第二,户籍制度现在也是一个障碍,这个障碍就是户口跟很多福利待遇、公共服务挂钩。现在,很多农民工进城,但进城后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这是关键的问题。

  公务员的社保要尽快改革

  华商报:未来社保的改革,应该如何改?

  唐钧:第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改革要尽快启动,以增强公平性,并且事业单位的改革,晚改不如早改,越晚越不可能改。

  第二,行政人员成本列入基金成本,扩大社保队伍,提高社保这个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在基金中列支行政管理成本,这是一个国家惯例。

  第三,调整各项参数,提高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第四,加大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发展力度,既可提高退休群体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又可提高消费信心,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既可缓解国家的社保压力,又可发育培养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市场,有利于金额市场的发展,是个良性循环。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马想斌采写(华商报)

分享 283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