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3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记者在西安一些学校进行了走访。
记者调查
被调整到普通班,郁闷得学抽烟
16岁的小李是一所重点高中高二学生,说起抽烟原因,他淡淡地说了一句:“被逼的。”小李说,他抽烟不到一年时间,升高二时,本来是重点班的他被调整到普通班,就学着抽烟了。“那会老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抽烟主要是为了排解郁闷。”他说准备升高三了,也能回到重点班了,他会试着戒烟的。”
而像小李这类的学生只是少数,许多中学生抽烟则是模仿影视剧中的场景或者大人们抽烟的情形。昨日,13岁的小白和同学叼着烟坐在路边,“高年级的敢在学校抽烟,我们看他们的样子挺酷的,就想学学他们。”小白说,他们的烟都是从家里偷几根出来的。
老师担忧
全班一半男生会抽烟
东郊一学校初三班主任刘老师说,他们班有51名学生,男生35人,“刚开学我发现有四五个人偷着抽烟,现在抽烟的人有一半左右。”刘老师说,原因主要在于父母很少有时间管教孩子,而且一次性给孩子的生活费也比较多。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学校门口都是商店集中区域,几乎都销售香烟。“规定是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但我却看不到这样的标识。”记者询问了几位市民,他们认为学校禁烟,根本还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
专家观点
吸烟会影响青少年的智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28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23.1%,吸烟率为6.3%,被动吸烟率为57.5%。
西安市铁路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白清芬说,吸烟损害大脑,会使青少年的智力受到影响,“这必然会影响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还容易诱发打架斗殴等暴力事件。
刘老师说,中学生抽烟现象只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和制度规定很难杜绝,“这和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成年人要做出榜样,大人不抽烟了,劝说孩子的效果肯定更好。 本报记者 李小博(华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