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四标准相比有六点变化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主任丁吉柱表示,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是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经过试验验证,参考欧洲标准起草的,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与第四阶段国家标准相比,主要有六方面变化:
一、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50ppm降为10ppm,降低80%。
二、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的不利影响,将锰含量指标限值由8mg/L降低为2mg/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
三、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资源不足的情况,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牌号由90
#、93#、97#分别调整为89#、92#、95#,同时增加98#车用汽油的指标要求。四、为防止冬季因蒸气压过低而影响汽车发动机冷启动性能,导致燃烧不充分、排放增加,冬季蒸气压下限由42kpa提高到45kpa。为进一步降低汽油中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夏季蒸气压上限由68kpa降低为65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
五、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沉积物,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六、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kg/m。
使用国五油能有效减少雾霾
与国四汽油质量标准比,国五标准中硫含量从不大于50ppm大幅降低为不大于10ppm。据国家标准委测算,新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用车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能有效减少雾霾。
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此前表示,经过测试,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使用符合第五阶段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尾气中的有关污染物排放也将减少10%。
告别“锰时代”油不再伤车
汽油国五标准中一个明显特点是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锰剂是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的简称,是提高汽油辛烷值改善抗爆性的添加剂。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湘洪说,锰剂使炼油企业用较廉价的手段实现汽油标号的提高,提高了获利水平。但添加锰剂后,汽车行业发现燃烧产物会在发动机进气阀、火花塞等部位沉积,影响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并会在尾气催化转化剂上沉积,影响催化剂性能。
此外,有研究提出锰剂燃烧产物90%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排入大气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健康不利。
降低油号不会明显增加油耗
按照国五标准,标记辛烷值的汽油牌号从90#、93#、97#系列调整为89#、92#、95#系列。有消费者担心,降低汽油牌号是否会增加油耗?
随着汽油质量的升级,硫含量和烯烃的降低以及禁止人为加入锰剂都会造成汽油辛烷值损失。丁吉柱说,辛烷值与汽车发动机设计的压缩比有关,辛烷值高发动机设计的压缩比就高,有利节油。石化标准委秘书长徐惠说,针对北京实施京五汽油标准后近5000用户的调查显示,60%多认为油耗下降或不变。同时,在上海对18辆各类品牌车进行了对比试验,整车油耗也没有明显影响。
汽车发动机燃烧技术专家说,只要选择的汽油辛烷值与车辆设计的辛烷值基本匹配,即使辛烷值差一两个单位,不会对油耗造成明显影响。
企业、消费者共同“埋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9月公布了各地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四、第五阶段的价格调整标准。各地车用汽油质量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加价290元(约每升0.21元),2017年底后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加价170元。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发展改革委此前也表示,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标准是按照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成本、消费者承担一部分成本的原则确定的,企业约承担三成左右成本提升。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政府只能通过核算寻求相对折中的数值,并就此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摊。 综合新华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