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西郊发展明显滞后 网友发帖呼吁"拯救西郊"

标签西郊  发帖  网友  拯救  发展  2010-06-20 15:11

本报讯(记者 赵丽莉)在西安近年的大发展中,西郊相对北郊、东郊、南郊来说,无论是经济还是生活环境都明显滞后,网友“拯救西郊”近日发帖呼吁政府关注西郊发展。记者昨日了解到,这一呼声有了回应,西安市发改委回复说,多项举措并进,西安西郊的面貌将有大改观。

家住西安西郊的市民可能与网友“拯救西郊”有同样的感受:“过了西二环,城市建设就开始退步,衰败的景象随处可见,脏乱差开始逐步加剧,各种低端城建也随处可见。”“拯救西安”说,北二环外,有经开区-市政府-北客站-泾渭工业园;东二环外,有浐灞开发区-湿地公园-世园会;南二环外,有曲江-会展中心-航天基地-大学城-高新区-郭杜工业园-秦岭野生动物园;而西二环外,“衰败”是代名词。

西安西郊何时能摘掉“环境落后”的帽子?这不仅是网友“拯救西安”的呼声,也是西郊居民的心声。昨日记者在红光路、土门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家住丰盛园小区的刘女士说,西郊发展太慢,西二环往西,几乎周围没有大型的商业设施和休闲场所。去超市要坐公交车到土门附近,最近的公园也在西二环以内,须坐公交车前往。市民王先生祖辈生活在西郊,他希望西郊能够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不要拖西安发展的后腿。

对此,西安市发改委回应说,目前,西安市政府已要求西安铁路局尽快研究制定西安西站外迁及改造计划及实施方案。随着大兴路地区拆迁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总体规划的逐步落实,改造后的铁路专用线有望以城西北首条景观绿色长廊的身姿,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另外,在《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实施构想中,西部沣涝新区将作为重点发展建设区域。西部沣涝新区将依托周、秦、汉文化资源及沣河、汉昆明池等生态资源,建成集生态、文化旅游、高新产业、商贸、居住为一体的城市西部新区,以生态建设带动相关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商贸、居住等产业发展。

规划项目为:西咸共建区——是实现西咸一体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控制用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其中西安21.5平方公里),将主要发展商务办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休闲、居住等功能。近期建设机场专用线城市出入口节点,整治三桥新街、西咸大道、高架路两侧环境,同时完善区域的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

遗址生态廊道:建设沣河生态景观廊道、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国家遗址公园,整合遗址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文物观光旅游,带动周边土地增值,加快区域发展。近期将重点建设昆明池遗址工程,恢复4平方公里的水面,综合治理团结水库并对其周边2.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开发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区域发展。

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区: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依托高新技术、科研资源,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光伏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成“国际知名的科技园、国内一流的高新区、中西部最大的科技产业城”。

六村堡组团:总面积约32.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空港物流综合服务区、三桥汽车城及医药物流集散区,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三秦都市报)

分享 517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