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宋洁 实习生吴筱倩) 昨天,西安市召开迎接2010年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全市上下把迎接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作为十分重要的重点工作,迅速行动起来,切实解决影响测评成绩的突出问题,办好市民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满意率。
今年7月到9月,我市将迎来2010年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市属九区和各开发区(基地)都将纳入测评范围。为做好迎检工作,我市昨日下发了《西安市迎接2010年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抓住城市公共秩序这个重点,主要考察公共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排队秩序,看有无闯红灯、翻栏杆、乱停车、乘车不排队、乱拥挤等现象。要抓好城市公共环境的提升,主要考察环境卫生情况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情况,看有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占道经营、公共设施损坏、禁烟场所吸烟、不文明养犬等现象。要抓好窗口行业、重点人群,主要考察公共场所市民的行为是否热情、友善、诚信、守法,在公交车上能否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在街上能否耐心细致回答外地人询问等,也就是考察市民的文明素质。
尤其要注重细节管理,比如,修了过街天桥但是没有设置隔离栏杆,人们仍旧在天桥下面乱穿马路;绿化带修好了,公交站牌没有移,等车的人把绿化带踩得一塌糊涂。这些细节问题看起来不大,却反映出一座城市整体形象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对这些细节的管理和改进,要把工作目标定得高一些,瞄准全国一流标准,追求完美,力求精细、精美、精致。
这次测评成绩将纳入2011年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总成绩。
测评如何进行
为避免出现突击迎检等做法,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作为第三方独立组织实施测评,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
●测评人员以旅游者身份进入被测城市。吃、住、行都由旅行社负责安排,拒绝地方接待。
●测评采取实地暗访。由调查人员深入城市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商业街、公园、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暗访,对市民行为进行实地考察。
●测评采取问卷调查。到居民家中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市民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情况。
重点内容
●公共环境:主要对广场、公园、商业大街等场所进行考察,看有无垃圾堆积、乱扔杂物、公共设施损坏等现象。
●公共秩序:主要考察有无闯红灯、乱穿马路、占道经营等情况。
●人际互动:重点考察公共场所市民行为是否热情,公交车上是否能为有需要的乘客主动让座等。
●公益行动:主要考察市民能否积极参与慈善捐助活动、能否做到见义勇为等。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主要考察网吧和学校周边环境,看网吧是否设警示牌、亮证经营、有无接纳未成年人现象。
●其他内容:公共场所和食品卫生、窗口行业、宣传氛围等。(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