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西安性早熟门诊量骤增 专家释疑多种因素导致

标签西安  性早熟  门诊量  专家  因素  2010-08-17 09:23

据《健康时报》报道,三名武汉婴儿出现“性早熟”症状,家长怀疑是喝圣元奶粉导致的。此事引起社会关注。在随后几天里,多家媒体报道称,怀疑有儿童因服用该品牌奶粉,导致性早熟。

8月8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卫生部也已注意到相关媒体的报道,并已对此事进行关注。8月10日,卫生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经责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处理“婴儿性早熟门”事件。随着武汉和一些地方“性早熟”婴儿检测结果的发布,其中多为“假性性早熟”,即单纯的乳房早发育。而此时,卫生部也明确表示直接介入这一事件的调查,并成立9人专家组。

卫生部专家组评估认为,湖北三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卫生部“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专题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等卫生方面权威专家如是通报了上述调查结果。

现状

看性早熟门诊的孩子多了

虽然卫生部已经表示性早熟与被检奶粉无关,但是“早熟门”在许多家长心中落下了病根,对孩子的发育格外关注。昨天,记者在西安儿童医院小儿妇科门诊看到,17时30分快下班时,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性早熟。接诊的王医生告诉记者,全天接诊了60多名患者,其中三分之一的家长是因为孩子乳房变大等发育问题来给孩子看性早熟的。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西安儿童医院小儿妇科,17时许,前来看病的家长和孩子络绎不绝。小儿妇科王碧霞主任告诉记者,近一周时间,来该院检查性早熟的患儿增加很多,其中一部分就是在看了相关报道后而来的。家长对孩子身体发育格外关注,感觉女孩子两个乳房发育不对称,有些变大就会来就诊,有的是看到女孩子裤衩上有阴道分泌物前来就诊。另外,夏天妈妈经常给宝宝洗澡,更容易发现宝宝的发育状况。原来小儿妇科每天的门诊量是三四十人,现在每天的门诊量是五六十人,像昨天全天接诊了60多例患者,其中三分之一是来看性早熟。

孩子性早熟也有真假

小儿妇科主要接诊的患者是1至10岁的女孩子,两岁以下发现乳房发育的并不少见,几乎每天门诊都会碰到1到2个,昨天就有四例一岁多的婴儿来看乳房发育的,医生在追问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喂养方式都有,吃各种品牌奶粉的都有,甚至单纯用母乳喂养的。2岁以内的小孩由于体内激素水平还不稳定,比较容易出现“一过性”的乳房发育,大部分孩子能自己消失掉,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专家表示,性早熟可分为真性(中枢性)和假性(外周性)两类。由于性发育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真性性早熟的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等性腺器官和骨龄提早发育;假性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无性腺的发育和骨龄提早发育。对于家长们来说,要注意性早熟的真假。尤其是对于女孩的“乳房发育”。有些女孩会出现乳房增大的情况,这时候父母都会认为是性早熟,但很多时候这仅仅是外表上似乎出现了性早熟体征表现,实际上掌控性发育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并没有提前启动,这种情况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密切观察定期检查;而真的性早熟需要专业医生根据详细激素水平检测等结果进行确诊,并给予相关治疗。

专家释疑

多种因素导致儿童性早熟

近日“奶粉早熟门”的新闻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而不少网友认为豆浆、维生素等营养品都有可能让孩子出现性早熟,更让家长们风声鹤唳。到底生活中哪些东西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呢?昨天,记者采访了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高雪婷副主任,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对于“性早熟”,我们首先应该判断其真假。所谓“假性早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刺激造成的。第一,食物或者药物当中的含有的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比如某些含有激素的营养品、蜂王浆等等;第二,环境激素的影响。比如牲畜体内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而多长肉多产奶,鱼虾食用的激素饲料等等,这些环境激素都可能是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第三,垃圾食品也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比如油炸类食品可能带来了儿童肥胖,进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的出现。第四,色情信息也会造成性早熟,当然这是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孩子而言。

记者观点

孩子性早熟让大人反思什么

“圣元乳粉疑致婴幼儿性早熟”事件终于有了官方结果:卫生部昨日通报的抽检结果称,圣元乳粉中未检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内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检出值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也就是说,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这一结果的公布,让处于焦点中心的圣元奶粉长出了一口气,但是让患儿的妈妈们更加焦虑,导致那么多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的源头到底在哪?诚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检测结果就将该事件画上一个句号,相反,这应该只是调查的开始。毕竟有那么多孩子出现了性早熟的症状,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孩子们给我们的食品标准、监管、检测等各个环节敲响了警钟。监管部门是否应全面彻查各类食品添加剂,同时是否考虑将奶粉等婴幼儿必需的食品中激素类物质的含量检测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本报记者 张毅伟据《南方都市报》

分享 558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