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西安职工医保同城同待遇 住院治疗挂账结算

标签西安  医保  职工  待遇  挂账  2010-09-10 09:22

焦海洋 绘

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迈出重要一步,从今年10月1日起,新城、莲湖、碑林等城三区率先实行,到明年年底覆盖全市。市级统筹将实现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基金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

“同城不同待遇”将成历史

我市城镇职工医保于2000年1月启动,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职工参保人数170.43万人。其中,分为市本级参保和区县参保。此前,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两级统筹模式弊端逐渐暴露,最明显的就是,同城职工所享受的待遇明显不同。市级统筹之后,将实现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

全市按照统一的标准核定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2%缴纳,企业按照全体职工月工资总额的7%缴纳。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暂按原规定执行。

原医保卡医保本继续使用

据介绍,此次率先实行市级统筹的新城、莲湖、碑林等三区,涉及参保职工10万人。

市级统筹后,各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的医保本继续使用,全市不再统一换发新的医保本;需补办的,由用人单位向参保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统一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补办换发。

原各区县发放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IC卡(以下简称“医保卡”)继续使用。待条件成熟时,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将实行统一的医保卡管理方式。

不按时足额缴费将中止待遇

职工个人缴纳的医保费,由用人单位代缴。我市要求各类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必须参加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补助保险。缴费标准为每人每月8元,其中用人单位负担80%,个人负担20%。大额医疗补助保险费与基本医疗保险费一并征收。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费的,将中止待遇享受,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滞纳金,直至恢复缴费。用人单位经法院宣告破产或撤销、解散及其他原因中止的,必须清偿其所欠的医疗保险费及利息,并为原在职职工按原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足一年和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足最低缴费年限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零售药店等统一由市上确认

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统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认公布,实行“统一标准、分级管理”。驻城六区(含六区两基地)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直接向市人社局提出申请。驻郊三区四县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向所在区县人社局提出申请,报市局复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整体监督管理和年终考核工作,并按照“划分区域、分级管理”的原则,委托市及各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监督管理。

住院治疗 实行挂账结算

城镇职工医保实行市级统筹后,300多家市级医疗定点机构大大拓宽了职工就医看病的选择范围,也免去了患者来回往返于医院和医保机构之间的麻烦。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挂账结算制度。参保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门诊紧急抢救、门诊特殊检查(治疗)、门诊治疗特殊病种等医疗费用实行挂账结算,其中符合医保规定应由医保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补助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该个人支付的,由本人直接与医院结算。

因特殊原因住院治疗未办理挂账手续的,可以携书面说明相关资料申报,经审核后可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直接与参保职工结算。因急诊、抢救病人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经审核,可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直接与参保职工结算。

按照规定,未经批准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由个人全额支付。

申请门诊慢性病补助的,提供相应病历资料,由用人单位向所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报。门诊治疗特殊病种以及市外转诊治疗的认定、审核、结算和管理工作,统一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参保职工因公出差、探亲或准假外出期间在外地发生的急诊住院医疗费用以及驻外人员在驻地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随后凭相关资料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销。

职工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

与城镇职工医保同步推进

记者昨日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我市职工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调整从今年7月1日起执行。职工生育保险市级统筹随城镇职工保险市级统筹同步推进。

市级统筹后,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是:西安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城镇个体经济组织(简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生育保险参保登记按照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登记规定执行。生育保险费全市执行统一标准,按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0.5%的比例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费与城镇职工医保费合并征收。目前,全市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人数为85.66万人。

保险待遇在参保职工分娩休满产假、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后90日内,由参保单位携带有关材料到参保登记所在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销。20个工作日内审核。

生育保险基金实行市级财政专户管理。生育保险待遇由职工参保登记所在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区县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上报支付明细表,由市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审查、汇总,报财政部门核拨后,市生育保险经办机构按申报数额下拨各区县支出户。

今后,我市生育保险的参保登记、基金征缴、待遇支付、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执行统一的经办流程。全市使用统一格式的各类审批表。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要求,生育保险经办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政策,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新参保单位如何办理医保手续

为避免因缴费基数提高过快,造成一些区县属参保单位脱保、退保,我市允许部分区县利用三年时间将缴费基数逐步过渡到市级水平。实行市级统筹后,用人单位参保登记相关程序也进行了重新规范。

由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共同出台的文件规定,已参保的用人单位,继续在原市或区县医保经办机构办理。而对于新设立或新参保的用人单位,要按照相关属性选择相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1.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和灞桥区(简称“城六区”)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单位在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医疗保险手续:

⑴驻本市的部属及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含大、中专院校)、社会团体;

⑵省属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⑶中央、省、市属、部队企业(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

⑷外商投资企业;

⑸在省、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民营、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

2.城六区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在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各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医疗保险手续。

3.驻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高陵县、周至县、户县、蓝田县以及高新、经开等“六区两基地”的所有用人单位在驻地区县(开发区、基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剖宫产最高补贴可达6000元

26种生育并发症列入保障范围

我市职工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后,各项保险待遇进行了调整。不仅报销标准有所提高,还将26种生育并发症列入保障范围,杜绝了具体办理过程中的扯皮现象,切实减轻参保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具体待遇标准:

1.生育医疗费(包括产前检查费、接生费、输血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补贴标准:

(1)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分娩或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住院分娩医疗费补贴标准:剖宫产医疗费补贴最高不得超过6000元;阴式产医疗费补贴最高不得超过4000元;

(2)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和人工终止妊娠的,生育医疗费补贴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

(3)妊娠3个月以下自然流产和人工终止妊娠的,生育医疗费补贴最高不得超过350元。

2.施行计划生育手术补贴标准:

(1)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取出皮下埋植)术补贴最高不得超过300元;

(2)绝育手术补贴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

(3)输卵管或输精管复通手术补贴最高不得超过1500元。

3.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补贴标准:

(1)参加生育保险男职工的配偶属未参加生育保险的非城镇职工,按女职工生育医疗费限额补贴第1项(1)的50%由生育保险基金给予一次性补贴;

(2)参加生育保险女职工,发生宫外孕后实施保守治疗的,最高补贴标准不超过4000元;手术治疗的最高补贴标准不超过6000元。

4.发生因生育引发的1种并发症的职工,在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同时,再给予医疗费补贴最高不得超过2000元;若同时患有2种以上(含2种)的生育并发症,医疗费补贴最高不得超过3000元。

生育并发症(26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母婴血型不合、妊娠糖尿病、子宫破裂、羊水栓塞、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产后尿潴留、乳腺炎、妊娠剧吐、轮廓胎盘、血管前置、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宫颈及阴道裂伤、子宫内翻、产科休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产娠中暑、产娠期精神异常。

陕西新农合住院报销将达60%

本报讯 (记者吕华 实习生权伟娜) 记者昨日从省卫生厅获悉,我省将于11月底启动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并将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等。

省卫生厅下一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以全覆盖为目标,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

同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支付标准提高以后,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门诊统筹达到60%以上。

今年重点建设36个县医院、3个中医院、57个乡镇卫生院、4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启动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万名医生培训项目”,今年9月到明年8月,完成培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000人。年底前完成63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西安晚报)

分享 444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