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时间,西安城区新增了318公里的道路。平均下来,这相当于西安每年都要修2.7圈城墙那么长的城区道路,而正是这样大手笔的路网改善,让机动车以每天700辆速度递增的西安,道路保持了基本通畅。未来,西安市还将通过四大举措,打造立体交通,为城市缓堵。
回顾
城区道路十年新增318公里
道路是城市的脉络,它的兴建和变化,折射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十年来,我市实施了一批道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新建、扩建、改造城市道路145条,全市市政道路总长增加了318公里,道路面积增加了891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了以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东西轴线及南北轴线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大大提高城区车辆的通行能力,为西安城市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一环:大整治 缓解人车争行
2003年至2006年先后实施完成了西门下穿立交、北门立交、小北门立交、朝阳门下穿立交、城墙东南角、城墙西南角下穿立交等6处平改立工程,彻底改变了一环路交通堵塞、人车争行的混乱局面。
二环:增立交 建快速通道
截至2006年底,我市先后在二环路与太白路(含太白北路南段改造工程)、朱雀路至含光路、太乙路、劳动路、桃园南路、咸宁路、兴庆路、昆明路、土门、白家口等交叉口增设简易或分离式立交11座。二环路交通拥堵状况大为改善。
三环:拉骨架 分散城区压力
三环路系统工程是我市“三纵、三横、三环”路网布局中的主要骨架。81.15亿元,全线89.7公里,设互通式立交桥10座,分离式立交16座,跨河大桥4座,2008年底全线建成后,大大改善了西安城区交通状况。同时实施的三环线连接工程,对西安市区交通由城市道路系统向公路系统转化起到重要作用。
中轴线:变容颜 南北通行能力大提升
东西五路—莲湖路、北大街—南大街作为贯穿城区东西方向以及南北方向的中轴线道路,其交通环境对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去年,我市实施了全长13.6公里的南北中轴线改造工程,增加行车道和公交专用道,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如今,宽阔、平整、舒适的南北中轴线已成为古城西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背街小巷:改造1081条 缓解主次干道压力
加大路网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实施了东南二环立交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完成了东二环北延线、北二环东延线、昆明路西延线、长乐路、科技路等外围城市道路的改造以及二环以内支路和背街小巷改造和建设,先后打通了丰庆路、永松路等一批断头路;完成了西大街、丈八东路、丈八北路等一大批道路拓建改造工程,使城区道路网络更为完善,尤其是十年改造了1081条背街小巷,极大地缓解了主次干道交通压力。
天桥:建109座 实现人车分流
为缓解交通阻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近年来我市加大城市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力度,累计建设人行天桥109座和地下通道6座,到2010年市政管辖人行地下通道9座、人行天桥115座,人行过街设施的逐年增加,使市民出行越来越便利,有效实现人车分流。
公交港湾:建204个 保证市民出行安全
过去,西安的公交停靠站多为平直设计,港湾式停靠站数量不足10个。非港湾式站点不仅影响公交车辆运营,也影响主干道车辆通行,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影响较大。从2007年4月起,我市用三年时间完成了204处公交站点和港湾的建设,让行人、车辆各行其道,减少了人车争道的矛盾。
施工:大修在夜间 小修避高峰
面对日益增加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任务,最大限度把时间和空间让给车辆、让给行人、让给城市,是近年来市政部门在建设维护方面努力的方向。十年来,利用夜间,集中力量对咸宁西路、雁塔路、友谊东路、二环路等100余条道路进行翻修和加层,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改善了城区主要道路状况,有效地减少了交通通行压力。
未来
打造立体交通 实现城市畅通
目前,西安市的机动车每天在以700辆的速度增加,如何让道路更加畅通,我市将通过打通断头路灯四条措施,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打通断头路:三环之间快捷转换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我市将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实施城市路网完善项目,实现一环、二环、三环之间的快捷转换,提高城区车辆向外疏散的能力。
我市计划新建新安东街向南延伸至南三环,增加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的联系通道;延伸科技四路、科技五路、科技七路至西三环,增加西二环与西三环之间的联系通道;实施经开区、北客站片区、纺织城、港务区等片区交通综合改善工程,加强各片区基础设施与主城区的紧密联系。
现有城市道路架设高架以及立交桥,形成城市快速干道,提高车辆通行能力,促进城区交通环境的改善。
计划完成东二环-南二环立交二期工程、太白南路与丈八路立交工程、南三环长安路跨线桥、东三环世博大道立交等一大批立交桥、跨线桥工程,形成地上交通转换枢纽;计划建设咸宁路高架,实现东二环与东三环之间交通快速转换;建设朱宏路高架,实现北二环与北三环之间交通快速转换。
建设支路:实现交通“微循环”
加快支路建设,提高中心城路网的集散能力和可达性,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打通洒金桥、纬一街、经九路及马田路等道路增加东西南北道路的贯通能力;延伸科技路、科技二路、昆明路至西绕城高速路,延伸大寨路至西宝疏通线,改善我市西南片区的路网骨架结构;向东延伸韩森路至纺织城,缓解城市东片区东西向交通压力。
完善步行设施:商场学校医院周边增设天桥
从投资、规划、建设及道路资源使用分配上全面向公共交通倾斜,努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大公交专用道建设以及公交港湾改造力度。全面完善步行设施功能,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等交通繁忙路段以及大型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周围增设人行天桥、过街通道,改善通行条件和步行环境,方便居民出行,缓解“人车”冲突。
严格审批:同一路段 避免同时开工多个项目
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审批,减少市政基础设施的违章挖掘占道行为。在工程建设方面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确保方案最优,措施最佳,效果最好。同时做好施工的组织设计,努力避免在同一个区域,同一个路段,同时开工建设多个项目,出现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的情况。 记者 张瑾(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