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曙光在户外工作时的照片。由庞曙光提供
他怀揣梦想离开了
他下定决心回来了
大学毕业
他怀揣梦想离开了
漂泊两年
他下定决心回来了
本期嘉宾
庞曙光 27岁
湖北宜昌人,2007年长安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包头、无锡、苏州等几个城市工作,如今他又回到西安,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了一名新西安人。
“对西安的感觉就像对母校,自己可以成天抱怨她的不好,但听别人一说就忍不住反驳。”
两进西安,一次是上大学,一次是工作从外地调回西安,27岁的庞曙光决定留在这座城市。他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我依旧觉得西安还是最让人眷恋。”
与这座城市结下缘分
爱吃米饭的南方小伙喜欢上了陕西面条
“我又漂回来了”,27岁的庞曙光不无感慨地说。2007年从长安大学毕业后,脚步先后到达包头、无锡、苏州等几个城市,如今他又回到西安,成了一名新西安人。
2003年9月初,家住湖北宜昌的小庞平生第一次乘火车远行,目的地就是古城西安。一个半月前,他接到了长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时的他,对于这个即将生活四年的城市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的印象来自一张大雁塔的图片。图片是高中时偶尔在一张明信片上看到的,感觉很美却很遥远。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冥冥之中真的就来了西安。
“这是大学时的一张照片,那时候我还是个文学青年呢”,小庞指着2005年的一张合影说。合影中他和他的同学们簇拥在作家高建群身边,一脸的阳光灿烂。这是一次活动结束后的留影。事情还要从一本自创的文学杂志说起。大一时,学中文的小庞便萌生了办文学杂志的想法,后来,这一梦想在全班的共同努力和老师的支持下得以实现。2005年,他们请来了作家高建群做讲座,并为杂志题词。在杂志创刊三周年的时候,他们还筹办了一场盛大的晚会为它“庆生”。七年过去了,如今这本杂志依然火炬般传承着。
小庞是幸运的。在西安求学期间,他曾在《当代女报》实习,借此不但逛遍了西安城内的许多景点,还经常随驴友团前往秦岭深处参加户外活动,甚至有一次还乘车近四个小时,翻越秦岭去了广货街、江口镇等地游玩。
作为南方人,小庞不爱吃面食,但后来,他发现自己竟然慢慢喜欢上了吃陕西面条,尤其爱吃杨凌蘸水面,“吃着带劲!”他如此评价。
2007年,小庞的父母借着看儿子的机会来西安旅游了一次,在城内转了两天,登上城墙,游了回民街,还去了骊山。父亲对他说,找工作不要只考虑离家远近,以后交通发达了距离不是问题。找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小庞父母对西安印象不错,对他想留西安的想法都很支持。
走南闯北
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安
外漂的日子,他最爱去的是“陕西饭馆”
然而,毕业后的小庞并没有留在西安。在西安待了四年,他很留恋西安,但更向往南方城市拥有的众多机会。“在西安,每天可能有一百个机会,但在同样是古城的苏州,每天都有一万个机会在等着自己。”两难之下,他选择了一家总部在西安、分公司在苏州的国有企业。
苏州短短一周的培训结束后,毫无心理准备的他就被火车拉到了包头。工程单位流动性大,四个月后,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往无锡。直到2008年重新调回苏州,他认为自己可能会按照梦想的轨迹在这里安家。
“苏州确实很美,可没法安家——房价太贵。”小庞无奈地说。
在苏州,缺乏的不仅是钱,还有归属感。从地理上的距离而言,小庞本该对同处南方的苏州更有认同感,但他却发现自己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安。“我不是陕西人,但是我发现自己对这座城市有了归属感。”小庞说。位于苏州石路步行街附近有一处陕西饭馆,周末时他就经常与同事来这里吃饭。两个肉夹馍,一份凉皮,吃得相当带劲!甚至有时候还非常想吃面条,但是地处江南的苏州,想“咥”一份味道纯正的油泼面,那是相当不容易。
一年后,偶然听说有一个可以调到西安的机会,他心动了,在主动争取之下,终于如愿以偿再次踏上西安之旅。
落脚西安
这才感觉到稳定踏实
买房有家了,虽然待遇低了点,但生活质量没有降低
“很亲切,让人想安定下来。”小庞这样描述自己回到西安时的感受。
现在的小庞在西安上班,月薪比苏州低了几百块,但生活质量没有降低,反倒还有所提高。“感受最深的是吃饭便宜了不少,一碗面五六块钱,好吃,分量还很足。你就很难想象在苏州花五六块钱打发一顿饭。”吃饭之外,租房是许多青年人头疼的问题,“我跟许多人比幸运的地方在于,住单位宿舍,不用租房,这就省了不少开支”,小庞笑道。
“我虽然拿着工薪阶层的工资,但却是个有小资情调的人,周末爱去听听相声,假期爱在西安周边转转。”小庞每次和朋友K歌都会来上一段“家住陕西韩城县,杏花村里有家园”,而在以前他还对秦腔有种距离感,每每路过城墙跟的时候老是觉得嘈杂。改变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10年夏,小庞陪领导到人民剧院看了一出秦腔《柳河湾的新娘》,几个唱段令他泪眼婆娑,从此一改往常,开始对秦腔青睐有加。
2009年11月,他贷款在北郊靠近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一个楼盘买了房,跻身房奴一族。现在,他已经以一名西安人自居了。买房以后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前花钱的那份潇洒少了,买房、装修、结婚,样样都需要钱。“房贷每月一千七,对我来说压力不小,省吃说不上,但至少要俭用了。”小庞说。
小庞是个乐天派,尽管在西安的生活也有诸多的不如意,与东部城市相比,西安在基础设施、理念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他依然热爱着西安,“对西安的感觉就像对母校,自己可以成天抱怨她的不好,但听别人一说就忍不住反驳。”
他说,自己本来有机会成为“北漂”、“上漂”,或者“苏漂”,但却选择了西安,自己也说不清究竟什么原因。“既有梦想的因素又是现实的选择吧。”他这样解释道。
记者侯树金 见习记者付敏业 刘晓云(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