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大多数用户家中室温已达到供暖标准。图为南院门某小区的李怡萱(右)在暖意融融的家里嬉戏。 记者 尚洪涛 摄
如果您有关于供暖的烦心事可拨打本报供暖热线:88229999
昨天是供暖第一天,市政集中供热工作已全面铺开。当天,有些用户打来电话反映自己家里的暖气还是冰凉凉的,一点热乎气儿也没有。就用户反映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焦点一
交了暖气费 为何没供暖
据了解,昨日供暖第一天,城区整体供热形势较好,但还有个别地区尚未正常供暖。
家住未央区赛高街区的张先生反映,自己家里是集中供热,可供暖第一天家里的暖气还是凉的。记者从负责该地区集中供暖的西安热力公司了解到,今年热力公司供暖总面积为15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开始供暖的有1340万平方米。还有100多万平方米的用户没有供暖。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些在建的工程还没有完工,无法供暖;一些小区用户可能已交钱给物业公司,但是由于小区尚未与供暖企业签订用热合同,因此影响到了已缴费用户的正常采暖。
焦点二
暖气虽来了 为何不暖和
高新区是往年集中供暖形势较为严峻的区域。昨日,家住西高新有色金属家属院的周先生反映其所在社区几乎感觉不到暖气温度。记者了解到枫林华府、枫林绿洲等小区也存在同样问题。
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高新热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已经加足马力提供足额热源供应。但因为是供暖第一天,企业将热源输送至小区后,还需要经过小区热源交换站进行二次加压对用户家里进行终端输送。还有一些小区正好处于企业热力管网末端。所以部分小区用户家里感觉暖气热得较慢属于正常情况。希望广大用户予以谅解。另外,整个管网的热源分布时间也不会太久,希望用户给予谅解并耐心等待,如果供暖开始三五天后还不能达到标准,可向有关政府部门或企业投诉,企业将第一时间解决。
管网漏水致纺织城50万平方米用户推迟用暖
纺织城地区今日正常供暖
热点区域
问题反映
集中供暖首日,从本报热线投诉来看主要问题都集中在纺织城地区,而且均为尚未供暖。
昨日零时,全市正式开始集中供热,许多小区住户家中已经开始能够享受到丝丝暖意,但是,家住纺织城的多家社区居民家中的暖气片仍旧冰冷。
“预定15日零时就开始集中供热,可是直到下午3时暖气还没来”,纺织城多家社区居民对集中供热提出质疑。家住纺一路向阳坊社区的常大爷,天天盼着来暖气,小区通知15号零时就供暖,常大爷一直在家守到下午一点还是没来,“年龄大了,又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就怕冷,这暖气到底啥时候才来?”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国棉三厂、国棉四厂等社区,发现这里的住户家中也都未供热。“我家住一楼,到冬天一没暖气家里就比外面还要冷,我在家要穿两件棉袄才行。”家住国棉三厂的董女士说。据纺织城社区居民反映,往年集中供热都是在11月15号就开始了,今年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物业也没有贴出通知解释推迟供暖的原因,大家为此很不解。
记者调查
昨日,记者就纺织城地区供暖问题采访了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贾安平表示,纺织城地区供暖问题,他们已经查出具体原因。“正式供暖开始后,突然发现纺织城地区第四棉纺织厂小区附近的一处供热管网发生漏水事件。查明原因后,企业立即组织人员对该管网进行检修。”贾安平表示,检修期间需要放掉管网中的已有水源,再对管网进行二次处理。15日凌晨5时左右处理完后开始恢复管网灌水。“预计在16日零时之前,将可恢复纺织城受影响地区的集中供暖。”
据悉,此次管网漏水事件共导致纺织城地区约50万平方米用户正常采暖受到影响。
另外,由于地铁一号线施工,导致金花路地区部分采暖用户供暖受到影响,目前该地区的管网灌水已经恢复,在15号晚上12时之前也可恢复集中供暖。
聚焦收费 燃气锅炉小区供热价涨幅不应超过0.5元/月平方米
昨日是我市集中供暖的第一天,这一天,“供暖”成为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也成为方方面面关注的焦点。自备锅炉小区的供热价格到底该涨多少?采用分户计量方式,基础热费该缴多少?
围绕以上问题,记者昨日对市物价局价格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问题一
自备锅炉小区供热价可涨多少
涨幅不应超过0.5元/月平方米
去年取暖费每月每平方米5.8元,今年没想到涨到了7.8元,“一下子涨了两块钱!”家住南郊一小区的业主在网上发帖抱怨。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天然气价格上涨,不少自备锅炉小区的供热价格也“水涨船高”。
市物价局价格处处长邱仲琴昨日表示,今年冬天,考虑到物价上行和市民承受能力等因素,我市没有上调市政集中供暖价格,仍为到户价每平方米每月5.3元左右。自备锅炉供暖属于市场协商定价范围,各个小区通过与业主协商、物价部门备案后,公示5日后方可执行。
今年,我市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涨了0.23元,受此影响,不少自备锅炉小区热价已经上浮,大多高于集中供热价格。这些非集中供热小区的热价涨幅到底有没有统一的标准?
针对这个问题,邱仲琴说,根据物价部门对天然气涨价后的影响调研分析,今年自备锅炉小区热价上涨应不超过0.5元/月平方米,“但这个幅度只针对燃气锅炉,不针对燃煤锅炉。”
据介绍,我市自备锅炉小区大多数以燃气为主,目前在物价部门备案的小区中,有52家是燃气锅炉小区,6家是燃煤锅炉小区。包括交换站在内共有150余家进行了协商备案。
问题二
分户计量基础热费按啥比例收
原则上应按30%收取
“我们小区实行分户计量供暖,固定费按每平方米3.32元收取,占总费用的60%。”科技西路唐南香榭小区的市民刘先生说。据了解,分户计量作为一项节约能源节省开支的措施,在西安却叫好不叫座,不少业主反映基础热费收取标准不一,有些小区不用暖气还要收取70%的费用,让人很不解。
市物价局价格处处长邱仲琴表示,西安市分户计量小区的基础热费可按30%~60%收取,今年我省出台了规定,对于实行分户计量、“两部制”的小区,基础费原则上应按30%收取。
“30%这个比例的实行,是有条件限制的。”邱仲琴说,必须是实行分户计量的小区,供热企业到交换站可以计量、到用户家里可以分户计量、分户控制。满足以上条件,基础热费才可按30%收取。“有些小区业主家里可以分户控制,但是没有计量表,是不行的。”
记者了解到,分户计量叫好不叫座主要是由于计量设备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基础热费成了一本糊涂账。
问题三
物业公司可自行提高供暖价吗
70%业主同意并备案后才能涨价
据市物价部门统计,关于今冬供热价格的投诉中,很多都反映物业公司未经协商,自行提高价格。根据规定,凡在我市辖区内,制定或调整热交换站和居民小区自备锅炉供热价格均需要备案。
有业委会的小区,供热单位在与业委会进行协商前,可通过业委会或由业委会负责召开业主会议,广泛听取用热人意见。同时,供热单位应将拟定供热价格方案等进行公示。
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供热单位首先可采取召开协商会议的方式协商热价,实际到会参加人数不足应到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二,视为协商会议无效。参加人半数以上同意视为协商意见一致。
推举协商会议参加人确有困难的小区,要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征求用热人意见,70%以上用热人意见一致并签字确认视为有效。
热力公司“不认”小区自测面积
一小区每家取暖费平均比去年多算5平方米
个别案例
“去年交供暖费时,我家是按70平方米算的,可是今年集中供暖却给我算了75平方米。”家住辛家庙的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居住的陕重福利小区,每户的供暖费要比去年多算了5平方米,因此引来很多业主的不解。
昨日上午,记者专程来到陕重福利小区了解情况。一进小区大门,一位姓高的大爷就告诉记者,他们家去年是按61平方米的居住面积交纳的暖气费,而到今年集中供暖要交纳暖气费前,热力公司却专门派人给他们小区每位业主的供暖面积进行了重新的测量,结果算下来他们家的面积变成了66平方米,比往年测量值多出5平方米。后来,他询问了其他业主,原来小区的每个住户的面积和他们家情况一样,也都平均多算了5平方米左右,这让他们小区的业主感到十分不解。
随后,记者找到了陕重福利小区内的物业办,物业公司徐经理说,该小区业主向他们反映今年为何多交纳的5平方米供暖面积费用一事,他们已经和热力公司取得了联系。热力公司给他们的回答是,由于他们小区是单位的福利小区,并没有房产证,而原先业主的供暖面积数据是单位测量给他们的,当小区和他们签订集中供暖的合同后,他们就有权利对小区居民的实际供暖面积进行核查。他们在通过对陕重福利小区的供暖面积重新测量核查后,发现原先小区给他们提供的供暖面积数据与他们实际测量的数据不符,没有将楼道、楼梯等公摊面积纳入房屋建筑面积。根据先前合同上面的规定,热力公司有权按照现今的测量供暖面积数据收取相应的供暖费用。因此,每位业主现交纳的供暖费用的确比往年交纳的费用,多出了5平方米的面积。为此,他们物业办会将这一情况向业主一一讲明。
本组稿件由记者李博海 朱雪娇(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