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年底加班不要“加病” 过年回家谨防春运病

标签春运  过年回家  2011-01-24 09:52

随着2011年春运拉开大幕,大学生、农民工纷纷返乡过年。

年终临近,紧张忙碌的岁末盘点加上应酬增多,不知不觉中给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各医院门诊显示,因过度疲劳以及气候影响,近来肝病、颈肩综合征、妇科病等就诊量明显攀升。

应酬多,长期睡眠不足和工作超时都会增加肝脏负担,而如果大量饮酒,更是给肝脏健康亮红灯。医生提醒说,肝脏保护重在“养”,而非“补”,良好的饮食习惯,远比服用“保肝药物”有意义。

过多的伏案写作、弯腰伸头劳作以后,容易造成颈背部的不适。忙碌间隙,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或者起身走一走,活动一下四肢,尤其是扭转头颈、摇动肩,让颈肩得到充分放松。

天冷加之忙碌的工作与应酬,身体吃不消,妇科病也会找上门来。专家提醒,出现诸如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小腹隐隐作痛等轻微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最好保证每年一次妇科体检。

脸色不好或因主食吃少

全国健康教育事业项目推广办公室近日发布了《中国白领膳食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因为担心长胖,39%的白领每天摄入主食不足250克。这是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最低摄入量。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马方说,主食是人体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长期缺乏,血液中有毒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肤色暗淡、脸色难看。长期主食摄入不足还会导致易犯困、记忆力下降、脱发等现象。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孙建琴教授称,主食粗细搭配做到1∶3即可,一天250克左右的主食,其中50到100克是粗粮即可。 据《健康时报》

每年春运期间,由于旅途舟车劳累、车厢人多拥挤空气不畅等多种原因,旅途中遭受疾病侵袭的几率比平时大大增加,许多人不慎中招。对此,专家针对往年的多发疾病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返乡人群能谨防“春运病”的发生,带着健康回家。

流感 当下正处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而春运期间,人群密度大,密切接触频率增加,加上出行途中条件所限,人们很难做到勤洗手,尤其是硬座车厢等人群密集地,通风和卫生条件较差,天气又寒冷,旅途疲劳,抵抗力下降,这些都增加了流感感染风险。

建议:市民可佩戴口罩积极预防;中途靠站可以下车通风;在车上要喝水,别随地吐痰;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及口等。如出发前出现了感冒等不适症状,应推迟出行,不要强行出门。

腹泻 在长途汽车和火车上,由于车内容积有限,清洁用水一般缺少或不足,许多乘客为了省事而忽视洗手等饮食卫生要求,引发消化道疾病的发作。还有的乘客喜欢在列车上和朋友一起吃烧鸡、烤鸭等熟食,再喝上几杯酒,这种做法非常不卫生,极易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

    过年回家谨防春运病

建议:注意饮食卫生和尽量规律饮食是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前提。在列车上吃饭前也应用香皂洗手,如果怕断水,上车前最好准备消毒湿纸巾,吃饭前用湿纸巾擦手。不随意用手直接接触食物,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碗筷,尽量不要吃冷的食物,同时自带的食品不要吃杂了。

晕车 乘客常见的症状,即使身体再好,也会感觉到停车后仍站立不稳,运动协调不良。这是由于长时间的颠簸、心情紧张,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等原因造成的。

建议:晕车一般又称晕动症,与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官受到过度运动刺激有关,不是病,而是一种应激反应,可吃乘晕宁缓解,切片生姜贴在肚脐眼上,或服用新鲜姜汁,也能较好地预防缓解晕车船。另外,经常晕车者出发前的头天晚上应保证充足睡眠,别吃得太饱,别吃油腻食物,可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并提前半小时服用防晕车药。乘车时尽量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

久坐 长时间乘车时,下肢也最容易“受伤”。在久坐或是久站之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足部、腿部浮肿,此外,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血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晕厥等,一旦脱落在血管内运行到心脏或肺部,甚至会导致死亡。

建议:久站久坐时,有条件的要多喝水,即使没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也要经常换换坐姿、站姿,可做一些腿部、足部的“小动作”,如有规律地转转脚腕、踮踮脚尖等,或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助血液回流。每隔一小时做一次“小动作”,就可很好地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浮肿也可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每当火车到站,可以抽空下车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儿童多吃钙铁食物

心脑血管患者:天气冷时人体血管容易收缩,影响血液流通。因此,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等的人,乘车前一定要备好日常所服用的药品并按时吃。发生过心绞痛的人,最好不要赶在春运时出门。如果一定要乘车,硝酸甘油是必备的,并且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一旦出现症状,马上将药物放在舌下含服,并通知乘务员寻找医生。另外,要尽量规律饮食、多喝水,避免血液浓度过高。

老人:一般手腕、髋部、脊柱、肩部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如果不幸摔倒,尽量避免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可顺势倒地,因衣服厚实,不易造成较严重损伤。向后滑倒时,应及时缩身或下蹲。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可向司机或乘务员呼救,切不可乱揉、乱动、热敷。

儿童:旅途中抵抗力低下的儿童最易患病。因此带孩子出远门的家长,记得身边备好小儿抗感冒药、退烧药。同时,家长记得带上牛奶、豆制品、蛋黄等给孩子补充钙和铁的食物。另外,要注意安全,别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还要保暖防冻疮,室内勤通风,勤洗手,注意不要站在风口。

孕妇:日程不可太紧太赶,须有宽松的休息时间,以免疲劳,精神紧张。多带宽松的衣物,常洗常换,讲究个人卫生。另外,尽量避开春运高峰,避免去路途颠簸、人多拥挤的地方。坐车时最好每隔1小时站起来走动走动,促进血液循环,还要注意饮食营养及卫生。

必需药品应带全

饮食 旅途中,很多人常携带方便面、火腿肠或凉菜。但饮食不良可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反容易招惹小毛病,因此应尽可能地保证旅途中饮食的营养和种类。

建议:主食可优先选非油炸方便面和方便米饭。同时,配备点煮鸡蛋、牛奶、牛肉干,以保证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另外,可以多准备点果蔬,“干海苔”等副食品作为蔬菜补充,再带些水果,以保证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出现旅途便秘。

另外,火腿肠和罐头食品等尽量少食用。火腿肠中含有不少防腐剂、化学物质和色素等,而罐头食品中防腐剂、盐类、油脂含量都偏高,不利于人体健康。

备药 旅途中,有许多突发情况难以预料,因此外出时应尽量带上常用药和急救药,以备不时之需。

建议:回家时物品众多加上人群拥挤,难免有磕伤、擦伤,可随身携带碘酒、棉签、创可贴等,临时处理外伤小伤口。

旅途中可能因为食用不洁饭菜或便携食品,造成肠胃不适,出现腹泻。可事先随身携带黄连素等抗菌类药物,用于肠炎、痢疾等肠道感染。各地气温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会对异地气候不适应患感冒,可带一些感冒药,也可服用抗病毒中成药,还可带些西瓜霜含片。旅途中有胃病的人容易出现胃部不适,可随身携带胃药,可有效减轻症状。

本组稿件据《三峡晚报》(西安晚报)

分享 457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