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陕西四成农民工愿进城落户 多数愿县城安家

标签扶风县  调查报告  交通运输  调查问卷  农民工  2014-11-22 14:31

为了解我省中小城镇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近日省统计局开展了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专项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

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高中为主 半数租房居住

此次调查在我省户县、耀州、陇县、临渭、华阴、蒲城、宝塔、略阳、西乡、绥德、洛南等县区和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开展。每个调查点内调查100位农民工,采用问卷和典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社会保障情况、进城落户意愿等方面进行实地走访。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率91.7%。

调查涉及的农民工分布在建筑、制造、交通运输、零售、住宿和餐饮等行业领域。其中,男性占59.7%,女性40.3%;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高中为主;职业状况主要以务工为主;月收入在1500-2500元的群体所占比例最高,占到39.3%。目前居住情况主要是以租赁为主,占到50.5%。

半数农民工对政策不清楚 四成愿落户城镇

调查显示,农民工普遍对进城落户政策不甚了解,当问及对有关落户及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知晓情况时,42.0%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该政策,有51.5%的表示不清楚。说明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政策宣传仍不到位。

同时,表示愿意落户到城镇的农民工占46.2%,有进城落户意向的占19.7%,不愿意的占34.1%。青壮年进城落户意愿最为强烈,30-50岁年龄段的青壮年占59.6%;其次是年龄在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28.9%;50岁及以上的仅占11.4%。由此可见青壮年因为有相对稳定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有落户城镇的经济基础,且大多数已为人父母,考虑到要为下一代提供较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倾向落户城镇。此外,过半农民工把县城作为落户的理想地方,选择县城落户的占到57.6%,中小城市落户占33.7%,落户大城市的人数占9.1%,城镇落户占8.6%。

农民工进城落户两大担忧

调查中,在回答“您对进城落户还有什么担忧?”问题时,多数人担忧失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占比最高。

一是不愿放弃土地和农民相关保障。55.5%的农民工选择了担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42.1%选择了关注农村宅基地处理,20.4%选择了担心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保障。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支持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多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土地和农村现有福利。二是对进城后的就业和收入仍有担忧。有48.6%的农民工担忧城镇就业和收入不稳定。调查显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就业层次偏低,技能较差,职业选择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加之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农民工对未来长期在城市生活表示担忧。

影响农民工进城落户三大主因

根据省统计局的调查,吸引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医疗便利和优质教育资源。但住房、就业、生活成本高也影响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意愿。

在问及“您认为影响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回答主要集中在“生活成本高”和“没有稳定住所”两项。60.1%的人认为进城落户生活成本高,56.4%的人认为没有稳定住所也是一大困难,34.8%的人还认为就业难度大也是影响进城落户的主要障碍之一。

目前,我省大多城市、县城新建商品房价格为3000—5000元/平方米,购置一套房含装修费用在内至少需要50多万元,对于普通农民工而言是笔太大的开支。另一方面,生活成本较高,总体来说在城镇落户相对压力较大。

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四盼”

在问及“建议或希望政府在进城落户方面解决的主要问题”时,回答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住房问题。有60.7%的农民工希望解决住房问题,进城后希望降低房价或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且居住地应距离工作地或者学区较近。

其次就业和收入问题。有53.6%的农民工希望政府解决进城落户后的就业和收入稳定,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进城的农民工。

再次进城后养老问题。13.8%的进城农民工希望政府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提高他们的养老保障水平。

最后农村土地和宅基地处理问题。12.3%的农民工高度关注农村土地和新修房屋的后续如何处理,希望政府给予考虑。(陕西日报)

分享 428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