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 吕华)我市实施城市交通缓堵保畅三年行动以来,采取规划先行,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公交。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目前已经开通27条微型公交,公交线路增加到260条。
商业居住区与公交设施同步规划
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市在缓堵保畅三年行动中,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先行,3年完成了《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西安市公交枢纽及场站规划》等一系列交通规划。落实城市用地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我市出台《西安市常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实现城市新区、开发区、商业居住区建设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并在建成区配套建设公交基础设施,使TOD(公交引领用地开发)理念成为用地规划的共识和强制依据因素,为公共交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交运行长度达6000余公里
我市不断加大投资提升公交运营水平。2012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调整、优化公交线路60条,新开27条微型公交,从而使大型社区、客流集散点与地铁站点接驳。另外,裁撤公交线路5条,增加公交线路长度478.95公里。目前公交线路共有260条,公交线路长度已达6067.25公里。
另外,我市不断增加公交车数量,购置公交车1631辆,公交车总数达7799辆。并在西大街、北大街、电子二路等路段安装了100套电子站牌,提高了公交运输效率。
11个公交枢纽站建成
针对公交停车难、场站建设滞后等问题,研究制定《十二五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计划投资17亿元建设37个枢纽站、11个停车场和15个保养场。2012年以来,我市相继建成红旗西路、纺织城、港务区等11个公交枢纽场站,新增公交停车位2091标台。公共汽电车进场率由2012年底的32%提高至45%,有效缓解了公交场站建设难、停车难矛盾。
相关新闻
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将全部迁到二环以外
城西、城南二期以及北站交通枢纽建设正在运作中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 吕华)逐步将综合交通枢纽迁出二环,缓解城内交通拥堵问题。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城西、城南二期以及北站交通枢纽正在积极运作中。
近年来我市相继建成主枢纽客运站6个、货运站2个。为缓解城内拥堵,我市将逐步将综合交通枢纽迁出二环,目前城东客运站已经迁至纺织城综合交通枢纽。这项工程累计投资2.89亿元,已经于2013年10月建成营运。该枢纽地下一层与地铁1号线、6号线及西临线始发换乘大厅相接,是目前西部唯一、全国领先的客运枢纽站,也是全国“零换乘”和“无缝接驳”距离最短的枢纽站之一。
城西客运站外迁新址已经确定在三桥镇新店村,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开发面积30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停车位4000余辆,计划总投资20亿元,并将与地铁1号线实现无缝衔接。目前正在委托相关单位开展交通规划、设计研究等工作。
城南客运站于2012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营,今年开始实施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中将引入“公交都市”理念,全面打造集长途客运、旅游班线、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目前结合航天新城新址方案正在开展建设思路调整和论证工作。
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西安北客站区域内,规划用地230亩,估算投资38亿元。目前已完成概念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编制工作,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确定项目选址方案,加快推进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