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1日,我省林业部门在铜川市沮河边的柳林林场野化放飞三十只朱鹮。当日,全国暨陕西省第34届“爱鸟周”活动也同时启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祝列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国家林业局驻西安办专员候龙,省林业厅厅长李三原等参与放飞。据悉,这次活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
在秦岭以北野化放飞
取得巨大成功
11日上午,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铜川市沮河边山花烂漫,河水清澈,不时传来朱鹮欢快的叫声。记者在现场看到,附近闻讯而来的村民对即将野化放飞的朱鹮好奇的观看、拍照,有的村民则认真的观看现场摆放的陕西省珍稀鸟类摄影展。“照片上的鸟儿真好看,这些年一些珍稀鸟类逐渐增多,和铜川的生态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关系。”当地一位林业干部说。
上午11时许,随着祝列克、赵学敏等领导手动拉开了朱鹮保护站上空的尼龙网后,三十只朱鹮迅疾飞上了蓝天,消失在远山。
11日,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常秀云告诉记者,2013年7月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政府首次在秦岭以北的铜川市柳林林场放飞了32只朱鹮,建立了铜川耀州朱鹮监测站,经过一年多的监测,朱鹮在当地生存状态良好,并于2014年春季野外繁殖2只朱鹮幼鸟。“这表明朱鹮在秦岭以北野化放飞取得成功,这次放飞30只朱鹮,目的是继续扩大野外朱鹮种群数量,扩大朱鹮的生存范围。”
中国拯救朱鹮
成为世界濒危动保成功范例
昨天,省林业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81年5月在我省洋县发现世界上幸存的7只朱鹮以来,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得到了中国政府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和保护,34年来我省林业部门积极开展以朱鹮为代表的濒危野生鸟类拯救保护,建立饲养种群,进行野化放飞试验,当时濒危灭绝的弱小种群已发展到全球2000余只,分布范围扩大到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陕西、河南等省份,其中目前我省朱鹮种群数量已超过1600余只,分布范围从洋县扩大到汉中、安康、宝鸡、铜川四市十三县,中国拯救朱鹮保护工作成为了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
新闻背景
2007年至2009年,我省在安康市宁陕县先后4次野化放飞朱鹮共60只
2004年至2005年,我省在汉中市洋县先后2次野化放飞朱鹮20只
2013年至2015年, 我省在秦岭以北的铜川等地先后3次野化放飞朱鹮95只
除署名外本组文/图记者张红中(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