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 陕西将全面启动分级诊疗

标签新闻发布会  参保人员  安全性  负责人  陕西  2015-06-17 15:08

  参保人员应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受首诊

  就诊报销比例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

  需转诊患者原则上按顺序逐级转诊

  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转诊

  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患者和术后复诊患者可不经转诊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省分级诊疗制度在构建全科医生体系、保障分级诊疗安全性等方面的特点。

  构建全科医生体系

  方便患者就医

  特点

  1.保证分级诊疗便捷性

  通过培养培训、定向招聘、退休人员返聘,上级医疗机构派驻等多种形式,打造一支基层留得住、群众信得过、技术过硬的全科医生队伍。特别是以县、市为单位组织二、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确保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同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全面负责全科诊疗和转诊协调工作。分级诊疗工作在全科医生体系框架内运行,全科医生承担患者初诊、分诊工作,并为转诊患者预约上级医院门诊、住院、大型检查等。黄立勋表示,全科医生体系的建立打通了各级别医疗机构的服务通道,实现各层次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最大程度方便患者就医。

  特点

  2.“考虑到疾病本身的轻重缓急不同和患者的个体差异,为保障医疗安全,我们特别提出了可以不经转诊的几种特殊情况。”黄立勋介绍说,比如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患者和术后复诊患者可不经转诊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65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精神病、重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居住地和医保统筹地区分离等情况,可就近选择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医疗机构直接就诊。

  保障分级诊疗安全性

  特点

  3.医保政策同步调整

  “一方面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报销政策向基层就诊患者倾斜。另一方面规定未经转诊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的非急危重症患者,下调报销比例。”黄立勋介绍说,总之,要让合理占用医疗资源的患者享受较高的报销比例,多占用医疗资源的患者,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利用经济杠杆,既防止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又保证群众得到有效诊治,同时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特点

  4.医疗机构协调联动

  在农村,全面推行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落实县镇人员、业务、财务三统一政策,促进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深度融合,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群众家门口。在城市,积极建立由三级医疗机构牵头,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紧密型纵向医疗联合体。形成相对稳定、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鼓励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组建医疗集团、上级医院托管、技术帮扶协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协作,使患者得到整体系统的医疗服务。

  本报讯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而基层医疗机构和一些小医院却门可罗雀,难以维持。昨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构建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我省将在全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今年下半年在全省全面推行,2016年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核心政策措施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时间表

  今年下半年全省全面推行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卫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立勋对我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行了政策解读。黄立勋介绍,《陕西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指导意见》已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和省医改领导小组2015年第二次会议通过,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全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今年下半年要在全省全面推行,2016年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解读 家门口方便安全就诊

  从近期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能够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冤枉路。

  从中期看,将患者有效分流到适宜医疗机构,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遏制大医院规模过度扩张。还能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绩效,提升医疗资源和医保资金利用效率。

  从长远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能够促进医疗、医保、医药等各方面政策的互动调整,从而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

  核心措施

  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

  举措1

  基层首诊,是指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原则上应选择居住地或发病时所在地附近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接受首次诊查,并由首诊全科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转诊。

  举措2

  双向转诊,就是需转诊患者原则上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的顺序逐级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转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应及时向下转诊。

  举措3

  急慢分治,就是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依据自身技术能力开展医疗服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或提供超出本单位技术能力的医疗服务。

  举措4

  上下联动,就是加快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提高服务基层能力,落实双向转诊职责,合理分流患者,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局面。

  解读 差异化设置报销比例

  黄立勋介绍说,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陕西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指导意见》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具体要求为,同步调整城乡医保政策,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跨区域医疗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引导患者合理就诊。同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管理,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药物品种,满足基层患者用药需求。

  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建立覆盖各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促进跨区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此外,规范双向转诊管理。

  本组稿件由记者李媛采写(西安晚报)

分享 383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