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乐) 3月30日,包括我省以及我国上海、天津、四川等18个省市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但是对公众及环境不会有影响。昨日,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高级工程师曾志刚表示,此次我省检测到的量微乎其微,仅相当于做一次CT的1/4000。
昨日下午4时,环境保护部陆续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结果表明日本核电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对于30日,我省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这一情况,昨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有关专家。据了解,从3月12日起,通过长安区的空气自动检测站,并采集空气样本实时监测出空气剂量率是否正常,同时每日还有监测人员采集空气样本,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后便及时上报省委省政府及环保部门。省辐射环境管理监督站监测室门萌主任告诉记者,检测结果会每三小时上报一次,24小时不间断循环上报。
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陕西省共有3000多枚放射源,307家从事辐射放射工作单位,近年来我省的放射源处于安全监控状态。
25省区市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物质
据新华社电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31日权威发布: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的最新信息显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趋于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
3月31日,在我国北京、天津、河北、陕西、湖南、广东、宁夏、广西、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河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