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最强厄尔尼诺:今夏陕西极易出现严重南涝北旱

标签厄尔尼诺  新闻发布会  气象局  东方  天气  2016-03-30 15:20

西安夏季暴雨过后(资料图片) 记者 张宇明 摄

干旱 东方IC供图

昨日,记者从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厄尔尼诺要“发威”,这意味着今夏全球天气“不太平”,并可能导致我省中南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北部出现干旱。

此次厄尔尼诺达历史最强

据省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田武文介绍,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也就是说海水“发烧”了,厄尔尼诺就会抬头发威。

“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较长,跨越了2014到2016三年时间。”据田武文介绍,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从2014年9月开始,于2015年11月达到峰值,已持续18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累计较常年偏高达26.9℃。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5月衰减结束,但后续影响将持续加剧,并可能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最新监测显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超过历史上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成为1951年有观测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2015年为全球“最热一年”

2015年全球表面温度再创新高,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今年1月北极气温曾上升到0℃以上。

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的影响也波及了我国。资料显示,2015年11月广西、湖南和江西等地出现罕见“冬汛”。 2015年4月1日,我省出现春季最早区域性暴雨。2016年1月下旬,强寒潮天气致我省8区(县)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8区(县)最低气温逼近历史极值。

今年汛期我省极易“南涝北旱”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我省冬季易出现暖冬,并引发严重干旱,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年的夏季我省总体为南涝北旱格局,特别是在我省中南部极易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我省2016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汛期(5~10月)全省降水总体偏多,关中、陕南降水偏多1~5成,关中西部和陕南西部偏多3~5成。其中,7月上中旬为关中、陕南多雨时段,9月中旬至下旬关中、陕南有秋淋。汛期平均气温除关中西部和陕南西部偏低0~1℃外,全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1℃左右,其中8月上中旬关中、陕南有15天左右的伏旱。

总体来看,今年汛期我省总体为南涝北旱格局,关中、陕南极可能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延伸阅读

陕西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回顾

●1982/1983年,陕西发生严重秋冬初春连旱。1983年7-8月汉江上游连续出现区域性暴雨、大暴雨,致汉江发生极为严重的暴雨洪水灾害,7月31日安康全城淹没,全省48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764.3万人,死亡1857人。

●1997/1998年,陕西发生严重秋冬初春连旱,关中地区达特大干旱,全省夏粮受旱240万公顷,泾、渭、洛等河流接近干涸,780条中小河道断流。1998年夏季,汉江流域因长时间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本组稿件由记者高乐 实习生王君楠采写(西安晚报)

分享 358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