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西安昨迎今年最高温 未来三日最高温均超37℃

标签强对流天气  摩托车  温度计  西安  百盛  2016-08-16 14:54

热热热!连续多日超过35℃的气温让西安的“火炉”身份得到了验证。未来三日热浪不退,最高温均在37℃以上,局地须防范强对流天气。

“外出一趟就像洗了个澡”

“夜里的风都像冬天的暖气,吹得人是大汗淋漓”“这外出一趟就像洗了个澡,浑身都湿透了”……近期,西安城一直高烧不退,烧得人们有些晕头转向,网上网友们对高温天也是各种吐槽,这样的天气让人们有些难耐。

昨日13时30分,记者来到西大街百盛附近,温度计上的指针,在5分钟的时间里,从室内的32℃直接升到了45℃。随后,记者触摸了一下旁边停放的一辆摩托车的金属后座,烫得放不住手,西安的火炉之称真是名不虚传。

创近十年来立秋后气温之最

截至昨日17时,西安城区最高温达到了38.9℃,这是今年的最高温。据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雅斌介绍,今年我市立秋后的高温天气的确有些不寻常,也是创下了近十年来立秋后的气温之最。

气温连连创纪录究竟是何原因?据气象专家解释,近日持续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是暖性高气压天气系统,在其控制区域,盛行下沉气流,表现为静风、空气增温强烈;同时天气晴朗少云,这种天气条件使得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地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温度明显攀升。此外,也可能与厄尔尼诺带来的全球气温异常有关系。

未来三天热浪不退

张雅斌介绍,往年我市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6、7月份,西安历史上的高温极值出现在2006年6月,曾达到了42.9℃。

张雅斌提醒到,由于近期温度较高,能量累积,要特别注意防范山区距地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未来三日,我市气温还将持续在37℃以上。今天白天到晚上,多云间晴,最低气温29℃,最高气温38℃;17日,多云间晴,气温在28℃-38℃;18日,晴转多云,气温在27℃-37℃。

记者 关颖

我市全面启动 高温天防范应对工作

本报讯(记者 魏鑫)西安市应急办昨晚9时发布关于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全面启动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抓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要保证24小时值班。

近期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我市将持续高温天气。为切实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市应急办要求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及相关部门全面启动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要依据《西安市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要求,适时启动各级响应机制,提前制定防范应对措施,认真做好本辖区和本行业领域的防暑降温工作,切实把防范高温天气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要求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高温、露天和高空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要做好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防暑降温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平稳、有序。

各区县、各部门要加强值班力量,保证信息畅通,做好应急防范准备工作,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严禁推诿扯皮、推卸责任。

日最高温超40℃ 应停止室外露天工作

本报讯(记者 郭欣)昨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各企业应停止室外露天工作。同时提醒劳动者,如果遇到企业违规问题应向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82284669投诉。

市人社局关于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企业应停止室外露天工作。对于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劳动者,企业不得降低或扣除其工资。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40℃以下的,应按规定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

工作人员也表示,入夏以来还未接到企业违反高温天气下防暑降温方面规定的投诉。同时提醒劳动者,遇到企业违规问题,要积极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专家:体温“爆表” 千万别当感冒“扛”

本报讯(记者 梁璠)记者昨日从我市部分综合医院了解到,与往年相比,最近四五天以来,热射病患者明显增多。

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姜保周介绍,热射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高热、体温达到40℃以上,严重的可导致脏器衰竭、脑水肿等。

如何区分轻度中暑和热射病?姜保周介绍,轻度中暑大多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等,这时及时通风,去凉快的地方多休息、多喝水以及饮用人丹可及时缓解;中度中暑则除了轻度中暑的症状外,还伴随持续高烧;重度中暑也就是热射病则表现为严重口渴、乏力,持续高烧,无法通过普通的方法缓解症状。姜保周说,在接诊的热射病患者中,不少温度都直逼42℃或体温计“爆表”。

姜保周介绍,在进行例如把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温水擦浴等紧急措施后,症状并无减轻的情况下,必须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切勿存侥幸心理,当作普通感冒发烧“扛一扛”就能过去,最终延误病情。

高温下的环保执法人员:

“一天下来汗水都要流几斤”

酷暑之下,很多市民选择待在空调房里避暑,环保部门的尾气执法人员却承受着烈日的“烤验”,对过往车辆进行尾气检测。昨日,记者跟随这些环保人员,看他们如何坚守在第一线。

早上8点半,气温就已经到了32℃,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的环保执法车辆准时到达红光路的执法点,由于没有树荫,执法人员头顶烈日开始了执法工作。这时,远处开来一辆老旧货车,车后拖着黑尾巴,交警将其拦下,检测人员杨少波首先对车轮进行简单固定,防止车辆移动造成危险,然后又趴到地上,将尾气监测探头插到车辆排气筒,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则在监测仪器上进行观测。

说起来,这种现场检测的流程并不复杂,可在近40℃的高温天气下,近距离接触车辆排气筒真是一种考验。温度计显示此时的沥青路面温度已达到50℃,薄一点的鞋子走在上面,温度可以轻而易举地透过鞋底子炙烤到脚底。

车辆排气管温度很高,检测过程中稍不留意,执法人员的胳膊就会被烫伤。检测完这辆车后,豆大的汗珠不断流过执法人员通红的脸颊,浅蓝色的执勤服被汗水湿透。检测结果显示这辆冒黑烟车尾气排放超过国家标准,按照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对超标车辆处罚200元,并要求车主对车辆进行限期维修和复检。

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执法人员的脸上像被洗了一样,汗顺着裤子往下流,连袜子、鞋子都被湿透,执勤服装上面都是一片片白色的盐渍。

杨少波告诉记者,平均每个检查点每天要检测车辆一百辆,室外检查有时连个阴凉地方都没有,不光是暴晒,还要接触高温设备,一天下来汗水都要流几斤。 记者 高乐

“秋老虎”来了 真老虎“趴窝”

连日来,“秋老虎”凶猛来袭,西安持续迎战37℃以上的高温天气。烈日下,备受煎熬的不仅有市民游客,就连动物园里喜爱运动、嬉闹的真老虎也被逼“投降”,结伴躲到树下,一个个吐着舌头喘气。

行驶在虎区,不论是白色的孟加拉虎还是黄色的东北虎,都纷纷三两结伴地躲到了树下,不见其它季节里常见的追逐、嬉戏的场景。“大猫”们有的不时吐着舌头,有的缓慢地转着头,有的干脆把头埋在腿中间,一个个看上去十分慵懒。

为了让记者近距离接触老虎,车辆开到了老虎正在休息的树旁。然而老虎们并没有躲避,只是缓慢地站起身,挪到树荫下离车较远的位置,之后继续乘凉。面对记者的击掌“挑衅”,老虎们淡定应对,只有其中3只两米多长的东北虎走到车边,不时蹭着车,与车辆玩耍,它们的眼神也看不到凶狠,对视之中反倒多了几分“呆萌”。

秦岭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部部长赵阳说,高温天里,老虎每天的食量也比冬天少了两三斤。“虽然食肉动物很少喝水,但动物园还是在它们生活的开放区域里增设了水池,方便给它们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西北狼挖“渠”取水寻清凉

烈日下,西北狼也“开动脑筋”,趁其它狼群不备,分工合作,挖“渠”取水,寻找清凉。

来到动物园的狼区,明显能闻到西北狼活动的气味。这里大约聚集了二十只狼,它们每三五匹聚成一堆,在树丛中走来走去。整个狼区有一条通道贯穿而过,通道的西南侧有一处直径一米多的水源,下午一点多,正赶上饲养员放水,不时有狼走到此处饮水。

都知道狼的领地意识很重,明明有水,但不在自己的地盘上,路北树下的几只狼只能瞪着白色的眼珠,嘴里的口水流下来一寸多。天气这么热,到底该如何解暑?几只狼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放水十多分钟后,一只狼最先从路北冲到了水洼,见四周无狼,便用爪子在水洼边上拼命刨,因为此处南高北低,不到一分钟,水便开始从路南流向了路北。见有水流下来,路北的几只狼也你来我往地倒班,有的挖“渠”,有的喝水,享受着分工合作的乐趣。

数百草原动物上演“大迁徙”

采访中记者发现,野生动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金贵需要在空调房里生活。烈日之下,这边有西北狼团队合作挖“渠”取水,那边的大草原区,白唇鹿、骆驼、梅花鹿、亚洲野驴、非洲斑马等动物也一个个在水源和投食车之间狂奔,上演数百动物的“大迁徙”。

“炎热的天气中,食草类野生动物的饮水量要远大于食肉动物,每天我们要向水槽和水池中加水、换水很多次。”赵阳介绍,在动物园的亚洲、非洲草原区,小到刚出生、不足半米长的羚牛,大到数百公斤、比牛还大的大羚羊都需要充足的食物和水分,炎热的天气虽然让它们的食量有所减少,但饮水一点都不敢耽搁。

在草原区内,长八九米,宽三四米的水池随处可见。除了喂食时间,白唇鹿、马鹿、梅花鹿等鹿类都喜欢待在水池中。斑马、羚羊、羚牛、骆驼等动物则喜欢待在有青草的遮阳棚下,只有喝水时会进入水池。“光是换水、补水每天最少就要两次,我们要确保所有动物喝的健康、干净。” 记者 魏鑫(西安晚报)

分享 331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