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获批 涵盖秦岭2583平方公里

标签陕西省  大熊猫  林业厅  敏感度  栖息地  2017-03-02 14:54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三姐妹与游客见面。(资料图)

  西部网讯(记者 贺桐)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获悉,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日前印发,确定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共同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了解到,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都将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公园总面积为27134平方公里。其中,陕西省境内面积为4386平方公里,占到总面积的16.16%。

  大熊猫国家公园将根据保护对象的敏感度、濒危度、分布特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及利用现状、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

  同时,根据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状况、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大熊猫国家公园还将划分为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秦岭片区和白水江片区。秦岭山系分布的大熊猫为秦岭亚种,是大熊猫分布纬度最高、密度最大的地区,秦岭片区内有野生大熊猫为298只,占全省345只野生大熊猫的86%。

  大熊猫国家公园将涵盖我省大熊猫栖息地258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2%),包括12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个水利风景区及3个省属林业局、16个林场,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的19个乡镇。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对有效保护世界珍稀物种,实现大熊猫稳定繁衍生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创新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拓展阅读】

  为啥要建大熊猫国家公园?

  打破大熊猫种群隔离

  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获悉,目前全国共有3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都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这三个省份,而这些种群又分属于多个林业系统保护区管理,因为管理方式不统一、地域特点也不一样,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加重了大熊猫种群的隔离程度,使得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灭绝风险继续增高,对大熊猫的延续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才有了这种前所未有的打破地域限制省份限制的多省联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提法。

  据省林业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状况、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分为岷山片区(四川)、邛崃山-大相岭片区(四川)、秦岭片区(陕西)和白水江片区(甘肃)。秦岭山系分布的大熊猫为秦岭亚种,是大熊猫分布纬度最高、密度最大的地区,秦岭片区内有野生大熊猫为298只(占全省345只野生大熊猫的86%),涵盖大熊猫栖息地258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2%),包括12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个水利风景区及3个省属林业局、16个林场,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的19个乡镇。根据保护对象的敏感度、濒危度、分布特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及利用现状、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

  公园将来怎么建?

  各省分别出具体方案上报

  很多人可能要问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什么时候才能成立呢?记者了解到,从试点方案编制之初,这三个省份已经在各自省份划定了区域,如今试点方案获批也意味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被提上了日程表,但是距离成立还可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各个省份将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整体规划,再继续上报。

  采访中,省林业厅的工作人员也说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呢。试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加强栖息地连通廊道建设,保护和复壮大熊猫野外种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设立高效精简的管理机构,健全权属明确的资源管理体制;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有序疏解园区居民,建立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与周边区域良性发展的互动机制;构建生态保护运行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推行特许经营,有序扩大社会参与;开展生态体验和科普宣教,搭建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平台,建立科普宣教展示基地。

  毕竟是多省参与联建,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有很多,不过,总体思路会按照“保护优先,永续发展;创新体制,有效管控;统筹协调,和谐共生;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力争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域、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域、世界生态教育展示样板区域。记者 肖琳(西部网)

分享 252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