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陕西78所高校食堂下乡买菜缓解“菜贱伤农”

标签陕西省  菜贱伤农  胡萝卜  农产品  教育厅  2011-05-11 09:14
本报西安5月10日电(记者孙海华)在今天举行的陕西高校“农校对接”现场会上,陕西省教育厅、省农业厅共同签订了《关于加强“农校对接”的框架协议》,78所高校后勤部门的代表与华县农业局签署了无公害农产品协议。协议签订后,6辆满载时令蔬菜的大卡车从华县出发,将新鲜蔬菜送往西安地区高等学校食堂。

  “大学食堂直接到农户采购蔬菜,我们再也不用为卖菜发愁了!”华县34岁的菜农李涛兴奋地说,“最近,我们大面积种植的莲花白只卖到五六分钱一斤,连成本都不够。去年冬天,优质胡萝卜一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实在让人心痛。现在好了,大学需要什么菜,我们就种什么菜。”

  华县是陕西蔬菜示范县,也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今年4月中旬以来,受全国菜价整体偏低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当地出现了“蔬菜难卖、菜贱伤农”现象。

  “陕西有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让他们吃上安全放心、质优价廉的食品,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建设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重大任务。政府牵头组织‘农校对接’,各高校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快捷高效的对接洽谈渠道,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稳定饭菜价格,保障饭菜质量。”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雄强说。

  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焕友称赞“农校对接”是缓解农民“卖菜难”问题的“及时雨”:“高等学校直接到田间地头采购蔬菜,以实际行动支农惠农,不仅可以让菜农有计划、有规模地科学种植,推动产业不断发展,还避免了流通环节成本过高造成‘菜价贵’,必将推动相关农产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青年报)

分享 627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