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陕西全省38万学子明日迎高考 明后最高温达37℃

标签出租车  路线图  洗手间  陕西  2011-06-06 11:53

爱心送考出租车。记者 张宇明 摄

考场

今日16时后可去考场“踩点”

路线图餐饮点洗手间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讯 (记者 梁璠) 根据安排,今天下午4点之后,各考点会接受考生熟悉考场。很多考生对考前“踩点”不重视,陕师大附中教研组组长许勤老师提醒,预先熟悉考场能增强考生的信心和安全感,最好不要让家长代劳。

熟悉路线估算时间

交通是家长和考生首要关心的问题。考生在踩点时就要算好从家到考场所用的时间。

许勤告诉记者,考生如果是把时间算得太紧凑,手忙脚乱的会影响考试状态,所以踩点时应将时间做个大概估算,在考试当天尽量留充裕。

    比如要精确到考试当天是通过什么交通工具到达考场,每种方式所需的时间,并且能计算得充裕些,最好模拟走一下考试路线,了解单程所花费的时间和全程道路的情况。

提前掌握考场位置

根据规定,踩点时不能进入考场大楼与教室,考生只要在楼下观测到教室的准确位置就好。

今天下午,各考点会张贴《考场安排分布图》和《考点平面图》等,前来“踩点”的考生可熟悉考点位置和教室的基本方位。

另外,有些学校空间较大,在此提醒方位感不强的考生,尽量熟悉一下自己考点学校的环境以及自己考场的路线,免得考试当天手忙脚乱找不到地方。

“踩点”别忘了洗手间

不少考点高考期间不提供餐饮,考生及陪考家长就要自行解决午餐。在踩点当天,考生和家长必须留意学校附近是否有合适的餐馆,另外,还要考虑餐馆数量,以免考试当天因为人多拥挤而耽误了考生的午饭。许勤提醒说,如果不放心,可以在踩点时就提前订位。

另外,洗手间也是踩点工作里的“重头戏”。提醒考生一定要在踩点当日,找到离自己考场最近的洗手间,以免考试当天找不到因此影响心情。也可顺便留意考点附近有无文具店和药店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

许勤老师介绍说,踩点可以增强考生的信心和安全感,这点儿时间和精力省不得。熟悉考场这一环节,考生千万不要让家长代劳,以免家长不在身边时难以解决问题。

天气

明天西安气温将达36℃

考生要注意防暑降温 调整饮食

本报讯 (记者 关颖) 明天就要高考了,明天西安最高温度将达36℃,考生们要注意防暑降温,并适当调整饮食。

在经历了昨天短暂的阴天之后,未来3天西安地区天气将以晴好为主,气温将会有明显的上升。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天白天西安地区以阴天转晴为主,最高气温将在33℃,最低气温20℃;今晚到明天晴间多云,20℃~36℃,8日,晴天转多云,23℃~35℃。

高考期间我省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气温较高,7日,陕北、关中晴天间多云,陕南多云间晴天。8日,全省晴天转多云。7日到8日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可达35℃~37℃。气温上升明显,请广大高考考生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调整饮食。

护考

顶风制“噪”可罚款10万

本报与市环保局联合“擒噪”行动正在进行

本报讯 (记者 梁璠) 本报与市环保局联合推出绿色护考行动后,连日来本报记者与环保执法人员一起,在夜间追寻噪声源,给考生们创造安静的环境。

6月4日晚,记者与西安市环保局监理处执法人员一起,对群众投诉的工地进行了检查。从当晚10时起,记者随同市环保局环保监察人员先后检查了13家建筑工地,记者看到建筑工地所有的施工机械都停止了作业,以往夜间工地上灯火通明、施工机械轰鸣的现象不复存在。

为保证孩子们在高考前夕有复习、休息的良好环境,西安发出“禁噪令”,要求在5月25日至6月27日,除抢修、抢险作业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准夜间施工,6月7日、8日各考点周围500米区域内所有建筑工地全天停止施工。

通过连续多日的夜间检查,我市夜间违规工地已经大大减少。本报绿色护考行动的记者将跟随环保执法人员持续夜间巡查,如果噪声影响了您家里的考生,请拨打投诉电话12369,我们将及时赶到工地现场。环保部门表示,在中高考禁噪期,针对顶风作案的单位,最高可处以10万元罚款。

第一科语文怎么答?资深老师讲“窍门”

主观题列清“采分点”选择题答完慎改动

本报讯 (记者 徐欣然) 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有啥窍门?西安市铁一中高级教师、高三年级组长曹力民告诉考生们:主观题要把列清“采分点”做重点,可能的话,客观题一旦答完不要修改。卷面得分和整洁有关,与字体是否好看无关,考生们不必压力太大。

小窍门:开始答题前

花5分钟翻看试卷

从试卷发下来到正式开始答题,之间大概有5分钟的时间,这5分钟该怎么度过呢?

曹力民说,这里其实有个小窍门:这5分钟可以用来提前翻阅试卷,了解题目难易分布,提早在心中形成答题计划,“假如试卷难度较大,那有必要从简单的答起,保证能拿的分数不会因为在难题上耗费太多时间也没拿到。”

尤其是作文题目。语文作文占据60分的份额,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值得考生们斟酌之后再动笔书写。如果先看看作文题目,就可以在心里先做准备,调动相关的案例、材料,争取更多的写作时间。

主观题“采分点”要列清

力求“术语”作答

阅读理解、古文鉴赏等主观题自由度高,综合考量考生们的知识掌握和个人能力,是广受关注的部分。

曹力民在此提醒广大考生,“采分点”一定要列清:“最好用带圆圈的数字(①、②)标记清楚,一条条列出,如果不习惯用这种标序方式,那么最好用分号、而不是句号隔开每个‘采分点’,好让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看到答题的要点。”

如果感觉阅读理解比较简单,尤其不能大意。“答案是否精确?回答的时候是否使用了‘关键词’?”曹力民说,许多表述都有它的‘术语’,考生们多用‘术语’,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答,会让答题效果变好。

选择题

一旦作答最好不要修改

“不少考生会预留时间,给最后的检查。但是我建议,客观题的答案一旦选定,除非很明显的错误,最好不要再做修改。”曹力民说,从老师们多年的阅卷经验,包括高考阅卷经验来看,第一感觉的正确率是比较高的。答完以后再行修改,答案从对改错的概率竟然有90%之高。

进行最后的检查时,离交卷时间较近,考生本来就会比较紧张。如果在选择题上举棋不定,很可能因为心理因素对正确的答案“越看越不对劲”,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修改,很可能会出错。

字不美不要紧

整洁与否决定卷面分

“字写得好看的人始终是少数,卷面分不按字好不好看算,而是按照答题是否整洁来算。”曹力民告诉记者,高考语文卷面得分少的占2~3分,多的甚至有8~9分,但考生们大可不必因为字写得不美而纠结。

如果字写错了,就用一笔从中间部分画过,然后紧接着写上正确的字,不要涂黑成“墨疙瘩”或者画很多条线,阅卷老师能看清修改,不会将此判成错字。假如有一段答案需要修改,也只需画一条删除线。

“不过,还是希望考生们仔细思考后再作答,避免大量修改。”答题时,也可稍留空间,以防要做修改,“考生们都该有这样的信心:也许我单个的字不是很好看,但是整齐地写出来,我的卷面可以很整洁!”

明日“赢战”高考

今晚睡前请再次检查考试用品

本报讯(记者 刘振)2011年高考将于明日举行。考前最后一天,除了踩踩点、放轻松,一些必要的准备也要提前做好,特别是检查考试用品、温习考试规则。

临睡前检查考试用品

省招办近日再次强调,所有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逐人接受金属探测仪扫描。所以在赶考时,最好不要携带手机、计算器等不允许带入考场的物品,如果不慎携带,可交由带队老师或放在指定地方保管。此外,也尽量不要佩戴耳环、戒指、项链等金属饰品,以免耽搁检测时间影响考试心情。

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郝春怀提醒考生,在考试前一天,可以把考试需要的物品,包括身份证、准考证、文具等,集中放在顺手的地方,在赶考前再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遗漏。

填答题卡要注意规范

进入考场后,一些细节也要注意。答题卡上不能做任何标记,否则将作为违纪处理。在正式答题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规定栏目内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用2B铅笔填涂与试卷对应的试卷类型(A、B)信息点,当监考人员粘贴条形码后,考生还要仔细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与准考证一致。

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信息点(矩形小方框),要做到“满、深、匀”,涂痕四周均要到边框,但不得超出,涂痕颜色要深浅一致,能覆盖信息点中所印刷字母的颜色,方便电脑评卷时准确判别。如果填错了,可用塑料橡皮顺着一个方向轻擦,不可擦破答题卡。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千万不要超出本题答题区域,否则答案无效。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图,确定后再用签字笔描绘清楚。改错时要先将错误内容划去,然后在其下方或上方写出新的答案。

几个关键时间要记清

有几个关键时间点也要记清。各科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能进入考点;考试结束前30分钟,才允许提前交卷;离结束还有15分钟的时候,监考老师会提醒注意时间,如果此时还没填涂答题卡,务必停下其他工作,先填卡;考试结束铃响的时候要停笔,否则将视作违纪。

如果考生近几日身体不适,考试期间可能要上厕所,一定要到县以上医院开具证明,并在开考前出示。考试过程中上厕所,必须请示监考老师,并由其陪同。

相关链接

这两天不宜战“题海” 可也别“倒头睡”

本报讯 高考近在眼前,该怎样合理安排这有限的时间,调整好状态?西工大附中副校长王月和告诉记者,不宜“题海”战,也不宜“倒头睡”,最好复习一下基础知识和易错题,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为主。

王月和告诉记者,根据他们学校老师多年以来的经验,临近考前已经不适宜继续大量做题,但也不适合完全放松、一点儿也不看书。

考前本来就容易紧张,如果继续“题海”战术,会让大脑疲劳。另外,万一遇到解答不了的难题,还可能让考生的信心动摇带来心理压力。

但是,如果完全放松,什么题也不做,也可能会影响到考生已经形成的作息习惯。

“考前可以复习一下基础内容,回顾一下之前复习中形成的知识大纲,或者看看以前的易错题,让思维处在活跃、但不紧张的状态下。”王月和说。 记者 徐欣然(西安晚报)

分享 460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