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乘风破浪凌青云 秦地再啸九曲歌

2020-09-18 19:57

这是一条英雄的母亲河

她绵延的流淌灌溉着生活

她浑厚的气质蕴含着力量

她奔腾的姿态诠释着进取

波澜壮阔的黄河史诗从未远去

陕西沿黄的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和脱贫攻坚

正在以新时代的韵脚续写荣光

信天游里悠扬的

是沿黄百姓的幸福生活

九曲黄河里澎湃的

是陕西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乘长风 破巨浪 凌青云

秦地要再啸一曲新时代的

黄河大合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千里黄河过陕西,沿黄公路的开通也为黄河沿岸地区的致富添上了翅膀。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黄河流经陕西的地方,看看黄河岸边的人们因地制宜、量水而行、生态优先,以奋进的姿态努力奔小康。

有人在果蔬生态种植上一展拳脚,枣、苹果、梨子、葡萄、蔬菜……忙得不亦乐乎;

有人搞起了养殖业,荒山养鸡,养蜂采蜜,生活从艰辛走向富裕;

有人借助电商的契机,加工、收集小米、挂面等,把家乡特产推向全国;

有人很有魄力地筹集启动资金,开小卖部、建酒店,办农家乐、渔家乐,收入与成就感齐飞;

有人借助旅游做起了民宿,有人看到游客需求打造了一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他们抓住机会丰富了收入。

黄河边的人们,钱包鼓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黄河人家,伴着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靠着努力和勤劳创造美好生活,他们在践行着今日的幸福,也将见证未来的无限美好。

府谷

开小卖部、建酒店……

她带领家人和村民致富

面对身体残疾的丈夫不离不弃,面对穷困潦倒的家庭勇挑重担……她就是府谷县黄甫镇黄甫前村村民刘雅林。向银行及亲戚朋友借了60余万元建起了酒店,生意如火如荼,刘雅林一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女强人。

义无反顾

嫁给乡下残疾穷小子

1996年,刘雅林和张军在府谷县前石畔水泥厂工作时经人介绍认识,两人一见钟情。正当他们憧憬未来幸福日子的时候,不幸发生了。1997年12月7日,张军遭遇严重车祸,全身多处骨折,在西安大医院治疗大半年。

“住院期间,我都没给她打过电话、写过信,和刘雅林在一起成了一种奢望,我想都不敢想。”张军说,但当出院回来时,在车站口等待的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刘雅林。

刘雅林深知此时的张军最需要她的鼓励和照顾,凭着对爱情的执着,1998年,刘雅林和张军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频遭变故

年纪轻轻成为家里的脊梁骨

然而祸不单行,结婚不久,刘雅林的婆婆患了脑血栓。二十多岁的刘雅林天天在田间地头、牛羊猪圈、炉台火灶旁忙碌。

1998年,儿子出生了,刘雅林开始认真地思考一大家子的生计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刘雅林筹借了一万元开了一个小卖部。那时,刘雅林除了照顾丈夫和婆婆,还要看孩子、做农活、守店面,每个月还得去镇川、石家庄进货。生活重担快把她压垮的时候,上天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丈夫张军能够拄拐下床了,可以替她分担一些简单家务。在夫妻二人努力下,张军能够慢慢脱拐走路了。

丈夫病情好转后,她就到镇上的学校旁边租了间40平方米的房子开了饭店,一开就是四年,赚的不多但够维持一家人生计。

致富之后

带领村民奔小康

2011年,许多工厂、企业进驻黄甫川工业园区。刘雅林抓住机会,通过银行借贷和亲友帮助,举债60万元建起了500平方米的酒店,当年就净赚20多万元,刘雅林一时间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女强人。

2018年当选为黄甫镇黄甫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刘雅林肩上又多了一重责任和信念。在她的努力和争取下,黄甫村新修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戏台、水冲卫生厕所,建成了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有力提升。

“雅林是我们的主心骨,有她在,我们就很踏实。”提及这位女支书时,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还是推动项目建设,全村上下都能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她不仅带好了村“两委”班子,也扮靓了整个村子。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神木

种枣种葡萄,借力红色旅游

农旅结合大家收入都涨了

初秋时节,神木市贺家川镇温路家村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枣树上颗颗枣子压枝头、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合作社负责人温玉文一边为枣树修剪枝条,一边招呼着前来采摘的游客,忙得不可开交。

“菜”转“果”

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2010年5月,温路家村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但蔬菜大棚市场日趋饱和,温路家村距离市区又远,蔬菜种植成本增加,合作社要想长期发展必须转型。

温路家村是神府革命抗日根据地,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合作社决定借沿黄公路的东风推进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

2012年春天,合作社试种瓜果22个大棚,亩均收入8万元左右,较过去种植大棚蔬菜亩均增收2万元。2012年秋天,在保留原有蔬菜大棚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瓜果大棚。如今,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瓜果经济作物大棚42座、蔬菜大棚18座。“瓜果采摘价格高,一斤卖价可高达20元,‘菜’转‘果’这条路走对了。”温玉文说。

今年56岁的温海文从合作社成立后就在此务工。近日,他每天早晚都要到红枣、葡萄大棚里查看果实生长状况,采摘成熟果实。他说:“在这里务工离家近,赚钱顾家两不误。”

依托沿黄公路

农+旅发展特色经济

“当前,温路家村依托沿黄公路不断发展旅游经济,改善产业结构,村里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大型企业2家、农家乐2家,带动村内4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村支书温五堂说,温路家村从原来“交通闭塞”到如今“紧挨着交通要道”,村民们生活和收入上的变化,印证了沿黄观光路的开通,为沿线村庄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户,也敲开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门。

“带动农民致富,农旅结合是个好办法。”温五堂说。据了解,沿黄公路神木境内全长86公里,打造沿黄经济带是神木首个以黄河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对推动沿黄区域经济发展和带动沿线群众增收致富意义重大。

近年来,神木沿黄四镇以黄河、沿黄公路为主轴,以红色文化为底蕴,着力打造多功能生态观光点,适时发展蔬菜、水果采摘等相关旅游休闲产业,突出抓好以菜园、果园、乐园为主的“三园”经济,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沿黄生态走廊,使之成为长线观光、短线休闲的开放式公园,推动神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贺巧燕

佳县

拄双拐的小伙子

电商营销让土特产销向全国

8月24日,31岁的刘建贵在位于黄河沿畔的佳县谭家坪村家中,包装网上销售的土特产品。

提起刘建贵,村民们无不竖起出大拇指。他不仅是全县自主脱贫的典范,还是青年一代特别是残疾人励志图强的榜样。

10年前,刘建贵患硬脊膜外脓肿导致下肢瘫痪,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十几万债。“我不能再给父母添负担了,我要靠自己挣钱养家糊口。”刘建贵决定重新学走路,跌倒了就爬起来继续走,终于,他能拄着双拐站起来慢慢走路了。

初涉微商

靠诚信换来客户的信任

“我摆过地摊,一星期没卖出一件衣服。”尝试过挫折后,2014年,他开始接触网上销售,但生意并不见起色。

2016年5月,刘建贵在当地政府和驻村干部帮扶下有了自己的电脑,从此如饥似渴地学习网营知识和销售模式,将自家产的红枣在网上销售。

“原材料选最好的,咱不能因为质量问题损失订单,更不能砸了我们土特产的招牌。”刘建贵说,他还把自家的小米、手工挂面等在网上售卖,靠产品的质量和自己的努力,逐渐换来客户的信任,生意越做越红火,2017年网营销售纯收入6000多元。

2018年营销纯收入达2万多元的刘建贵主动提出了脱贫申请,摘去贫困的帽子。2019年的营销纯收入更是达到4万多元,引得周边村民刮目相看。

亲身经历

激励更多人创造幸福生活

脱贫致富的刘建贵不忘乡邻,在帮扶人员的支持下,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他从村里和邻村的贫困户手中收购来红枣、小米、手工挂面、蜂蜜等土特产品,真空包装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帮贫困户脱贫增收。“这两年多亏建贵帮忙,优先收购我的红枣,在网上也卖得很快。”70岁的贫困户刘兵说。

刘建贵还创建了“佳县残疾人联盟”微信公众号,用亲身经历激发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敢于和命运抗争。他还加入了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慰问道德模范、看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生活困难家庭等。

2019年,刘建贵成为佳县扶贫扶智扶志宣讲团的成员,先后50余次深入贫困村义务宣讲。“我想用亲身经历激励更多贫困户特别是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幸福生活!”刘建贵说。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吴堡

种大棚蔬菜、开农家乐

把美景变成“钱景”

9月的一天清晨,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的薛艳军早早赶到村里的大棚蔬菜基地,先给十个大棚的生姜苗挨个测温、控湿,再去另外的大棚里看看别的蔬菜长势。和工人合计完采摘情况,又和买家联系送货时间……

成立红枣专业合作社

带领乡亲奔小康

在川口村,提到薛艳军,村民都会竖起拇指夸赞:“我们现在都喊他薛老板,因为他不仅是致富能手,还带领村里的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

薛艳军以前在外务工时勉强维持生计。2015年,他在村里流转了180亩土地,成立了吴堡县艳林红枣专业合作社,在红枣大棚里种起了冬枣,一年产量三四万斤。“我这里的枣子供不应求,基本上都是当地销售,一斤卖1元,一年收益还不错。”薛艳军乐呵呵地介绍道,长期奔波在各地学习红枣培植技术、种养殖技术的经历不仅让他练就好手艺,还有了“第二职业”。2019年,村里建起20座蔬菜大棚,经验丰富的薛艳军被聘为“技术顾问”,负责照看20棚蔬菜。

村里的事情不耽误,薛艳军开始琢磨,枣子卖出去后,空闲时间做点啥。他每天清晨一开门就能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随着村里各项乡村旅游项目的到位实施,办农家乐的想法在薛艳军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实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2020年3月,他开始动工改造农家乐,6月开始运营,到8月底就有5万元左右收入。为了提升农家乐知名度,薛艳军特别研究了一道“招牌菜”——陕北农家“五魁肉”。他说灵感来源于小时候跟大人在宴席上吃到的“碗肉”,那个味道让自己一直忘不掉。红烧肉、炖五花肉、酱排骨、酥鸡和肉丸子,分别装置在五个粗花瓷碗里,鲜香的“五魁肉”一摆上桌就让人垂涎欲滴。

“明天有客人要来,大家要加紧准备餐食,记得去挖点新鲜苦菜回来……”薛艳军从蔬菜基地一回来就到农家乐对面的文化广场,给正在拾掇餐桌的村民安顿活计。“县里明天要安排300多人的游客团来我这里吃饭。”

薛艳军现在是村里响当当的“带头人”,他说今后不仅要开好自家的农家乐,还要引领全村人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借力脱贫新政,川口这座黄河边上的美丽幸福村,依托黄河水利风景、气候、交通等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美景变成“钱景”,真正实现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郭娇娜

绥德

荒山养鸡养出“金凤凰”

专业养鸡年赚30万元

9月16日,华商报记者走进绥德县定仙镇刘家沟村腾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专业户耿永刚正在养鸡棚里捡鸡蛋,看见我们,他笑呵呵地说:“稍微等等,我正在捡金蛋呢,马上就好。”

做厨师、电焊工……

生活压力过大返乡创业

34岁的耿永刚自小家庭生活困难,担过水、拾过粪,穿过烂布鞋补丁裤,吃过糠窝窝,吃顿白面都是一种奢侈。“小时候艰苦的生活条件让我一直向往能过上好生活。”耿永刚说,艰苦的生活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

耿永刚告诉华商报记者,16岁时,他外出打工,做过厨师、电焊工。结婚后,妻子身体一直不好,去医院检查发现患有肝内胆管结石,住院4个多月,花费20多万元。再加上孩子上学等,巨大的生活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2010年,耿永刚决定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创业。他投资10万元建起养鸡场,存栏600只左右。“当时每天能产鸡蛋80到90斤,纯收入200元。”这让耿永刚信心百倍。

养鸡、卖蜂蜜……

村民生活踏上小康路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山体滑坡导致连鸡带圈舍全部被埋,直接经济损失达18万元。这让生活刚有起色的耿永刚再次陷入困境。“好在镇村干部及时伸出援手,给我介绍国家的扶贫政策,鼓励我不要灰心,让我重打锣鼓重唱戏。”耿永刚说,他心里也不服输,想着一定重新开启养殖创业之路。

他找亲朋好友借、跑银行贷,想方设法凑钱于2016年重新建起存栏10000只鸡的养殖场。“耿永刚是个有胆气的后生,敢闯敢干。”刘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耿云军说起耿永刚,忍不住地竖起大拇指。

不服输的耿永刚坚信日子一定能过好。他每天起早贪黑,粉玉米、加料、撒鸡食、捡鸡蛋、送鸡蛋、给鸡打针……为过上好日子在忙碌着。“我还种了大概50亩的玉米,养了40箱蜜蜂。”耿永刚说,今年妻子生了二胎,家里忙,玉米种得少,以前都种200亩左右。

如今,耿永刚的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年产销鸡蛋18万斤、活鸡5000只、玉米15万斤、蜂蜜3600斤左右,年净利润30多万元。”耿永刚说,2018年,他就把73万元的欠债全部还清了,“那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轻松,也感谢政府的帮助。”

畅想生活,未来可期。耿永刚笑着说:“我现在有房有车,实现了小时候过上好日子的梦。将来,我一定会把生活越过越好。”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王彦轮

清涧

让红枣变成增收“金果子”

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贺景卫是清涧县石盘便民服务中心磘则山村人,2006年从教育岗位离岗后,创办了红枣加工企业,通过十几年的奋斗,不仅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还带动周边不少村民共同富裕。

因家庭原因离开三尺讲台

开始创业生涯

贺景卫出生于一普通农民家庭,1987年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在家乡石盘教书。2006年,由于家庭原因贺景卫离开他钟爱的三尺讲台,开始创业。

贺景卫说:“两个老人都是脑血栓,给老人看病和供娃上学欠下不少债。我生在黄河畔的红枣之乡,所以就从事了这个红枣加工产业。”

创业之初,贺景卫建起了传统的红枣烤炉,开始红枣加工。当时村里交通不便,不了解行情,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他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

“当时我这个厂子是在自己家里,一遇上汛期就把路冲坏了,我带上家人一直把路修到绥德地段的清盘路。”贺景卫说,起初几年,红枣加工一直不温不火,勉强维持生计。他通过多次外出考察,发现周边县区从事枣果馅加工的企业有很多,但是为企业提供枣泥原料的却屈指可数。贺景卫把原来的红枣加工停掉,开始了单一为枣果馅企业提供原料。

红枣变成增收的“金果子”

家人过上幸福生活

贺景卫说,他后来生意发展还不错,客户比较多,比如定边、靖边、绥德、子洲,很多大公司食品公司愿意跟他合作,认为他是教师出身,相信教师的人品。

随着市场开拓、订单增加,原有的厂房已满足不了客户需求,2019年,贺景卫重新选址租赁了占地500平方米的厂房,并注册成立了清涧县宜丰惠农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购置了新的加工设备,针对当地劳动力情况,他决定把红枣原料分配给一些愿意共同发展的村民,通过各户初加工、清洗、去核等一些流程后,公司再进行回收,这样既可以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导致风险,也可以实现周边农户的增收。

贺景卫的生活越来越好,如今,4个孩子都从大学毕业成家立业。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清涧是中国著名的红枣之乡。对于贺景卫来说,红枣是千百年来祖辈留下来的特色农副产品,也是他无法割舍的追求。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李斌 刘波 马映辉 摄影 李杰(华商报)

分享 67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